王瑞祥: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中明确提出了中央能源企业发展与改革的思路。主要是:第一,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能源企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二,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业绩优良,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和企业集团。
中央石油石化企业要在突出主业、完善产业链的同时,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发展规模经济,开展集约化、国际化经营,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继续发挥国有经济在油气勘探开发、生产、炼油和乙烯生产、成品油零售,以及石油天然气管网中的主导作用,国有资本保持绝对控股。吸引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向竞争激烈的石化下游产品生产经营领域,增强企业活力。进一步研究探讨以石油、航油贸易为主的企业战略重组,加快推进石油石化行业中其他中央企业的业务整合。
中央电网企业关系国民经济与社会安全,国有资本对中央电网企业骨干电网保持绝对控股。加快企业内部改革和主辅分离、辅业改革工作。鼓励中央电网企业适当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增强企业活力。农网、城网、输配电网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适当提高对电网发展的国有资本投入的比重。着力改善电网企业资产质量,提高输电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加快城市电网建设改造步伐,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发展培育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世界一流电网公司。
中央发电企业应积极推行股权多元化,有条件的企业争取整体上市,国有资本可从绝对控股过渡到有条件地相对控股。调整中央电源资产结构,优先投入大型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提高煤耗低、效率高、高参数的大容量机组比重,条件成熟时,稳步从常规的低值电源项目中退出。研究探索中央发电企业的调整重组。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
中央煤炭企业要提高对煤炭生产地控制力,增加煤炭生产能力。结合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开发建设,通过市场化手段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到2010年,争取中央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全国的25%-30%。同时,发挥中央企业的整体优势,促进煤炭生产企业、发电企业、运输企业及化工、冶金企业的产业链整合。
另外,鼓励中央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境外开发石油、煤炭等资源。
《能源》:今年两会有三个数字备受关注——“保8”、“4万亿”和“10大产业振兴规划”,能源企业在这三个数字中将发挥什么作用?
王瑞祥:4万亿提出后,很多中央能源企业响应,提出自己的投资计划。从国家、从企业、从地区而言,投入都是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同时,企业要量力而为,关键是要科学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投资应该遵循经济规律,防止急功近利,防止盲目。从企业角度看,要考虑自有资金是否充足,对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是否合理。不管是4万亿还是地方配套的措施都应该按照经济规律,重大决策按照科学发展观,不要拍脑袋投资,要防止“三边工程”——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尤其是大规模的建设资金拉动能力很大,对经济发展要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是为了花钱而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