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句话中,“极不平凡”四个字给所有中国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抗击雪灾、地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这些重大挑战下,能源企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两会,越来越多的代表开始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领域,很多非能源界代表也拿出了与能源相关的提案。比如本职工作为医生的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卫小春就提出了《关于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制度》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商丘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丁广治阿訇提出《关于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要求》的提案,等等。
已经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政府也提出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加快改革的步伐,能源企业将如何应对,又将做怎样的调整?
为此,《能源》杂志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王瑞祥。
《能源》:您作为提案委员会的副主任,接触的提案中归属能源范畴的有哪几条是代表们热议的?
王瑞祥: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的提案中,很多都涉及如何在中央领导下集中精力应对金融危机。能源企业作为大产业,跟上世界发展潮流,推行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是抵御金融危机影响的有效举措。现在看,靠牺牲环境、消耗资源,高污染、高耗能拉动经济,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也难以为继,必须彻底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般来说,经济高速发展后会有一个调整期。而在这一调整期,那些在高速发展中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往往就会暴露出来,这些问题解决好就掌握了主动权。所以说金融危机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解决难题、更好发展的机会。
《能源》: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能源的部分,我们注意到主要提了两点,一是“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二是“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您怎么看待这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