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两会丨全国人大代表、明阳董事长张传卫:现代化能源体系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两会丨全国人大代表、明阳董事长张传卫:现代化能源体系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2019-03-12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4139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再被提及。作为见证者、亲历者,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传卫同样深有感触。在其看来,湾区发展、能源先行。要想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一流绿色湾区,构建一套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至关重要。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再被提及。作为见证者、亲历者,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传卫同样深有感触。在其看来,湾区发展、能源先行。要想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一流绿色湾区,构建一套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至关重要。
  
  “临海是湾区的最大特征,经济发达则是最大优势。湾区能源布局,应把海上能源建设列入海洋经济规划,成为主要构成。”张传卫对此表示。
 

▲中国能源报记者朱妍采访人大代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董事长张传卫。付拥民/摄
  
  中国能源报:作为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参与者,您对其发展有什么建议?
  
  张传卫:湾区发展,能源先行。无论从世界其他湾区的发展经验,还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一流绿色湾区”的需求来看,建设一套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湾区能源体系都十分必要。
  
  根据以往经验,湾区能源生产和供应体系正在由传统化石能源、集中式大规模生产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转型,世界一流绿色湾区和智慧城市群的建设,均离不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撑。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为湾区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和经济动力、完善的生态和产业支撑。
  
  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构建其高质量现代化能源体系的八字方针。临海是湾区的最大特征,经济发达是湾区的最大优势。湾区能源布局,应把海上能源建设列入海洋经济规划并成为主要构成。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这套现代化能源体系应如何打造?
  
  张传卫:从结构来看,海上风电,洋流发电,潮汐发电,海水制氢,海水淡化,均可成为鼓励和加大加快开发的能源。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在粤港澳湾区能源结构中占比应大幅提升,甚至未来10年的新增电力需求,我认为都可由清洁的海上风电提供。
  
  从布局来看,尽量就近建设,减少长途输送,节约使用成本,提高海上能源的利用率。湾区海上风力资源存量大、质量好、可再生,随着清洁能源逐步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其开发制造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未来综合成本必将低于化石能源。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是全国1/12,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城市群、经济体,能源需求量巨大。要构建一套清洁低碳、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
  
  中国能源报:“挑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传卫: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占据主要供应。以广东为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36.9%,化石能源总占比达到70%以上,因此解决能源供给侧结构问题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对外依赖度约达80%,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外来能源中,西电东输超过1/3,本地电力生产能力亟待提高。
  
  因电力远距离输送、电网综合损失率和终端用户的电效低,亟待通过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使用效能,解决湾区能源智慧化、低碳化问题。
  
  中国能源报:结合挑战,您对构建现代化、高质量能源体系有哪些建议?
  
  张传卫:我建议,首先是建立适应湾区能源生产消费的协调体系。考虑到湾区城市群制度、体制不同,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规划协调小组。统一协调、规范湾区的能源开发、建设、消费,增加湾区能源安全性。
  
  第二,建立湾区新能源开发建设的政策体系。一方面要通过国家立法、出台政策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建设,运用税收杠杆扶持湾区新能源建设。另一方面,要保持宏观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例如广东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已进入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阶段,要持续稳步有序推进。
  
  第三,是发展壮大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体系。在产业规划中,把新能源创新、开发、服务和消费作为湾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以海上风电为例,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风电增量空间巨大。同理,分布式太阳能利用开发也有着广阔前景。
  
  此外,创新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动力,希望能够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培育扶持新能源企业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例如,建议国家在创新“试验田”中建立容错机制,针对湾区发展的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装备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在首台、首批重大设备运用等方面,给予市场和资源一定的特殊支持,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再如,可考虑成立粤港澳能源研究院,三地政府、社会、企业联合成立湾区能源建设基金,依托广东、香港、澳门的大学进行湾区能源发展研究,培育能源人才。(文丨中国能源报记者王林/整理)
阅读上文 >> 秦海岩:中国风电现状和未来
阅读下文 >> 秦海岩:风电“间歇性”真会影响电网安全吗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31738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