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您说的这个竞争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张国宝:可以借鉴风电发展的经验,大概有三个。第一个就是把蛋糕做大,你规模小了他不可能摊薄,规模做大了才能把单位产能成本降下来。第二是要设备国产化,把工程造价降下来,现在风电之所以价格会比较低,是因为风电设备价格是很低的。第三就是引入竞争,不是由政府来指定谁来做,谁能够做的上网电价低就让谁做。
《中国电力报》:这三条当中,第一条把蛋糕做大,现在正在做大的过程当中,设备国产化也没太大问题,就剩引入竞争这一块了。
张国宝:对。作为运营商来讲,他恨不得让国家多给补贴。但是我一再告诫他们补贴不是个好东西,过于依靠补贴企业就没有竞争力。现在光电设备卖不出去,我觉得企业要是有本事,你可以拍胸脯说国家哪个地方需要建太阳能电站让我来建,20万千瓦的规模,用我自己的设备,保证上网电价7毛钱就能拿下,或者8毛钱你看行不行,比现在政府定的价格9毛钱都低。如果企业有这个决心,我觉得政府没有理由不让他干。
“安全发展核电,同时重视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电力报》:核电这一块争议也不小。福岛事件导致人们思维极大震荡和调整。不过,随着雾霾的加重,近来核电又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最近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提到核电发展问题。那么对于核电的发展,您是怎么看的呢?
张国宝:我国核电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早还是毛泽东、周恩来老一辈领导人1970年2月8号批的文,所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以他批的那天命名为728院。我国现在一共有17个反应堆,其中还有4个是这两年才投产的。我国核电的发展多次受到国际上事故的影响,波折不断,比如切尔诺贝利事故,三里岛事故,最近的福岛事故影响更大。
安全应该是核电的生命,是最关键的,老百姓担心安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福岛事件的发生有很多主客观原因在里面,它的机组是非常老旧的,本来就已经到了退役年龄,再加上地震、海啸这样的天灾,而且级别都超出人们预计。但是另外一个事实是,福岛本身有好几个核电站,有福岛1和福岛2,福岛2就在福岛1的旁边,在地震中就没有受到影响。所以说选择合适的、更先进的技术,即便在那么大海啸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避免事故的。我们应该从这里吸取经验教训,把核电做得更安全,包括加高海边堤防,加多应急电源,并且放在高处。我觉得吸取以往的教训会把核电做得更加安全,并不能因为这个事情发生了就说核电完全不能用。
《中国电力报》:我国核电发展滞后,除了受到外国核电事故的影响而波折不断,是不是我国不同公司之间对技术路线的争执也影响了发展?
张国宝:这也是一个方面。因为原来中国有两家核电公司,现在实际上不止两个了,还有国核技和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都有不同程度地参与核电,比如大唐它虽然不是控股,但是参股了中广核在宁德的核电项目。
在技术上,中广核是从原来法国的M310延续下来的,所以对法国的技术很熟悉。国核技就一门心思搞AP1000,所以各家的技术路线不一样。有人就说我们中国核电机组本身不多,算下来只有17台,但是这17台采用的技术五花八门,有俄罗斯的机组,有加拿大的重水堆,还有法国的、美国的和我们自己生产的。
现在我国核电很想走出去,但是我们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走出去以后,其他拥有技术专利的国家一出来干预,你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核电知识产权,才能走出去。现在的"华龙一号"就是这么来的。国内企业各搞各的不行,得把技术往一块儿融合,搞出一个机型来,拿到国际上去竞争,尽管有些企业可能不愿意融合,但就目前的这个形势,不融合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