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风电机组整机制造的是与非——访资深风电专家杨校生

风电机组整机制造的是与非——访资深风电专家杨校生

2013-02-28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760

龙源电力集团总工程师杨校生

  中国风电机组制造业曾经是何等辉煌,但目前却面临困境,大多企业面临亏损。市场上不规范、不公平、过度的低价竞争和盲目的产能扩张由很多原因造成,但设备商自身也应加强自律,否则不利于风电的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风电设备发展的背景。
  杨校生:
2003年以前,中国风电的发展速度并不快,总装机容量大约70万千瓦,这是在没有政策、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大多数风机从国外直接购进。
  2004年开始,我国的风电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此时的背景是,环保压力增大、资源消耗严重,中国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风电技术进步飞速,风机设备由定桨距变为变桨距、变速,效率得以提高,并且可并网长期运行。此时的风电定位已由“补充”转变为“替代”部分石油、煤炭。国家主管部门着手起草《可再生能源法》,当时风电的发展没有电网制约,连续几年翻番增长。
  中国的风电设备有了市场,制造厂商开始增多,但基本上走的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本地生产的路子,国产化使得风电设备造价大幅下降,从而推动市场进一步扩大,形成了良性循环。
  记者: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和技术成果如何?
  杨校生:
中国风电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世界科技研发的先进成果,从一开始即站在了外国人的肩膀上,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使之更加适合中国的风资源特点,如抗风沙、低温、凝冻、低风速等,最终形成了中国风电市场的主流市场产品。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6兆瓦风机已经安装起来,推动我国风电开发站到了世界前沿。这个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今,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品牌的风机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在中国的原野上迎风转动的风电机组,绝大部分是中国品牌的,这与汽车产业“技术换市场”的发展之路,满大街跑的是外国品牌车形成强烈反差。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汇集了一大批风电技术人才,建成了许多风电技术试验设施和国家级的研究试验机构,为风电技术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记者:目前,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普遍面临生存危机,这是如何造成的?
  杨校生:
市场上不规范、不公平、过度的低价竞争是主要原因。迫于市场竞争压力,整机商纷纷进行低价竞争,每千瓦价格由2008年的6000多元下降到目前的3000多元,缺少合理的利润空间,有的甚至是赔本赚吆喝,技术投入和发展没有保证。开发商看着也着急,担心买的设备的技术性能、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
  盲目的产能扩张是另一个重要原因。2011年我国风电机组制造产能达到3000万千瓦,但当年装机容量只有1600万千瓦,近一半的产能是过剩的,而整机厂商也达到了80多家的历史高点。2012年虽有缓解,但市场上仍然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
  记者:在您看来,产能过剩又是如何产生的?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专业风电服务 保障发电目标——访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服务中心副总经理陶国栋先生
阅读下文 >> 采访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弃风限电损失超百亿风电可持续发展呼唤长效机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15311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