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风电机组整机制造的是与非——访资深风电专家杨校生

风电机组整机制造的是与非——访资深风电专家杨校生

2013-02-28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1016

  杨校生:近年虽然中小型风电制造企业的数量在下降,但大企业的产能却有上升。据分析,这种盲目扩张的动因有两个:第一是竞争的需要,大的产能可承担大的订单,形成规模效益并由此得到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个原因远不足以说明中国大企业扩张的盲目性;第二是获取风电市场资源的需要。有些大企业受到风力资源丰富地区所采取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所谓“资源换产业的”地方政策的压力和诱惑,不得不到处建厂,以获取当地风能资源,再用资源去换订单,由此造成的扩张是非理性的,具有相当的盲目性。这个原因似乎更能说明目前的问题。盲目扩张所造成的严重产能过剩,违背科学发展规律,也不符合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对社会资源和企业都是极大浪费,还会将企业拖入经营风险。地方保护主义利用“资源换产业”进行诱惑,造成了不公平竞争,扭曲了市场。例如,有地方政府规定,在其管辖范围内建设风电场的开发商,优先或必须采用当地风电整机商的产品,这就造成了整机企业要想拿到订单,就须在各地投资建厂,整机企业不可能自主合理地规划生产布局。
  记者: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况怎样?应如何解决?
  杨校生:
目前,中国的风机产能呈退缩之势,据说,整机制造商通过兼并、重组、推出,已由80多家降为20-30家,而真正批量化生产的只有10多家,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回想上世纪欧洲也有20-30家整机商,美国也曾达到过数十家,但他们当时的市场却比中国小多了,通过市场竞争,现在降为几家了。工信部曾希望只扶持前几名的企业,但最终还是让市场解决。解决产能过剩除了靠市场竞争外,还要打破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只要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即可解决。
  记者:除了产能过剩,风电设备产业还存在哪些问题?
  杨校生:
关联交易是目前风电行业较为普遍的现象,例如,国家电网、国电、大唐等既建设风电场,又通过控股公司或子公司制造风机,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此外,由于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到位不及时,造成了开发商拖欠整机商货款,整机商拖欠部件商货款、部件商拖欠材料商货款的“债务链”。在这个债务链中,某些企业可能因财务成本增加甚至于资金链断掉而倒闭。据悉,几家风电机组生产厂商都曾经有上百亿的应收款。不过,这种债务链是线状的且不封口,不像过去三角债那样错综复杂。“冤有头,债有主”,只要补贴资金及时到位,矛盾迎刃而解。
  记者:地方保护、关联交易、拖欠货款属于外部因素,设备商生存堪忧,有没有自身的原因。
  杨校生:
有的个别厂商的法律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提供的功率曲线和可利用率不准确,实际运行中效果明显低于国外品牌,有的不重视技术,不尊重知识,还有个别厂商相互诋毁、拆台等等,这些也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引起了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组织各会员单位研究,认为我国风能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促进我国风能设备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行业自律倡议书”,列举了十大自律原则,即遵纪守法、诚实信用、创新发展、效益合理、真诚合作、扶持产业链、平等友善、科学规划、国际市场、社会责任,希望通过行业内所有企业的自觉行动,共同维护规范、公平、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相信此举能为推动我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专业风电服务 保障发电目标——访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服务中心副总经理陶国栋先生
阅读下文 >> 采访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弃风限电损失超百亿风电可持续发展呼唤长效机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15311&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