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甘肃酒泉380万KW风机项目招标,华锐风电报价5800元/KW,比金风科技低了将近500元/KW。而当时1.5MW风机的国内价格高点为6500元/KW。该次招标中,华锐风电一举拿下180万KW的订单,而金风科技只有81万KW订单。
在2009年第六期内蒙古、河北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中,华锐风电1.5兆瓦机组报价约为5388元/KW,金风科技单位千瓦的最低报价只比华锐风电高11元,但两家拿到的订单量相差仍然不小:华锐风电是200.55万KW,金风科技是77.55万KW。
但到了今年10月26日,在张家口坝上以及新疆哈密风电基地机组招标会上,12家投标企业中,金风科技报出了3850元的低价,华锐风电当时报的价格是3983元。“大家甚至都将眼下这个低价阶段称为"3850时代"。”韩俊良也坦言。
但面对机构的提问,韩俊良并没有给出正面答复,只是表示“(我们)保证今后5年的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 在安信证券的报告中提及,“对华锐等行业龙头而言,风电零部件仍有很大的降价空间。”这或许将会成为华锐风电今后保证毛利率的利器。因为从华锐风电招股书披露的情况看,华锐风电近年来采购的零部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其关联企业2007年以来向关联方采购风电机组零部件的金额占比始终在40%以上。此外,华锐风电向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也相对较高,2007年至2008年多在90%左右,近两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也都在76%左右。
“灵魂人物”韩俊良
在外界看来,华锐风电的“明星效应”便是其两个大佬级的投资人尉文渊和阚治东;但在业内,韩俊良却是华锐风电的灵魂人物。
在为时2小时的路演过程中,韩俊良的个人演讲用了一个半小时。韩俊良的语调平稳,但句句尽显“霸气”二字。
华锐风电自2006年2月创办,至今不到5年。现年46岁的韩俊良是华锐风电董事长兼总裁。华锐风电从低调创办到迅速崛起,从引进技术到融通关系,从借力资本到斩获市场,一切都在韩俊良的“设计”和掌控之中。
在路演现场,韩俊良不无骄傲地说:“华锐风电已经成了我们这个行业的经典案例。”
2007年华锐风电的起步是跳跃发展,韩俊良回忆当年带有冒险性质的大采购时说:“2007年年初,我们就部署(采购)3000套叶片、3000套轴承等设备,你们可以去找那些(供应)公司的董事长求证,但他们肯定会给你们打哈哈。”“……后来几年(我)碰到他们,就跟他们说,当时你们一定觉得这个姓韩的是大忽悠,现在证明你们的眼光是独到的。”“……跟我合作的企业都成了行业龙头。”
据一家风电企业的高层称,2009年2月的国家能源局风电技术装备座谈会选在华锐大连工厂召开,这是行业内首次,主管部门对华锐风电的支持可见一斑。
以“神马”的速度发展,华锐风电已经创造了国内风电制造企业的一个神话。但这匹“神马”却在上市的临门一脚时绊了个踉跄。
证监会发审委第一次安排华锐风电上会是在今年10月26日,但就在10月25日,发审委突然发布公告称,鉴于华锐风电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取消该次审核。
有什么事项需要核查?路演现场并没有人提及。似乎在机构看来,华锐风电的过会是必然的,仅是时间问题。12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华锐风电成功过会。12月24日,在西方的平安夜,华锐风电发布公告,进入发行上市阶段,这距离过会仅仅只有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