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产业政策 > 深耕风光氢储一体化新场景!江苏盐城大丰港经开区绿电直连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深耕风光氢储一体化新场景!江苏盐城大丰港经开区绿电直连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2025-11-20 来源:盐城市大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数:41

文件提出,全力突破绿电直连新示范。一是联鑫钢铁零碳优特钢示范项目。规划将江之源350MW集中式光伏等绿电资源作为电源,与联鑫钢铁年产75万吨优特钢(100t绿色电炉)项目,形成“绿电+短流程炼钢”直连示范,预计可年消纳绿电近5亿度,计划2028年底前建成投产。二是海城国际合作零碳产业园,由区属国企海城实业公司投资建设100MW渔光互补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并在零碳产业园先导区建设国际标房二期工程,通过“一对一”绿电直连方式,招引有绿电需求的出口型企业入驻使用,预计年消纳绿电超1亿度,计划2027年上半年建成

11月18日,盐城市大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大丰港经开区绿电直连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文件提出,全力突破绿电直连新示范。一是联鑫钢铁零碳优特钢示范项目。规划将江之源350MW集中式光伏等绿电资源作为电源,与联鑫钢铁年产75万吨优特钢(100t绿色电炉)项目,形成“绿电+短流程炼钢”直连示范,预计可年消纳绿电近5亿度,计划2028年底前建成投产。二是海城国际合作零碳产业园,由区属国企海城实业公司投资建设100MW渔光互补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并在零碳产业园先导区建设国际标房二期工程,通过“一对一”绿电直连方式,招引有绿电需求的出口型企业入驻使用,预计年消纳绿电超1亿度,计划2027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

多措并举创新绿电降本新模式。一是成立第三方综合能源公司,按照“1+1+N”模式,推动国网市、区公司与相关区属国企以及港区发电(储能)企业组建第三方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售电公司),参与绿电直连项目建设,主要参与:建设新能源电站和储能、统筹建设站址廊道和各类共享租赁资源等,以市场化方式获取收益;通过开展综合能源管理节能增效、争取政策补贴等方式增加收益;开展售电业务。二是依托市场化运作降低协议电价,通过园区绿电绿证服务中心(碳智信公司)引导用户与发电企业签订长协,约定稳定、优惠电价;支持售电公司通过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参与虚拟电厂建设、组织储能现货市场交易等增加收益;同时推动售电公司降低服务环节收费,吸引更多的本地电源(含储能)和负荷参与电力交易,实现发用电双方互惠共赢。三是促进用户侧多方挖潜降低用电成本,鼓励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利用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分散式风电,建设用户侧储能,构建智能微电网等降低用电成本。

深耕风光氢储一体化新场景。一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建设,推动国信三峡165万千瓦海上风电、国信龙源94万千瓦海上风电、龙源50万千瓦海上光伏等项目全容量并网,加快推进悦达58.5万千瓦、吉电20万千瓦等渔光互补和待批70万千瓦陆上风电建设,预计“十五五”末全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250万千瓦。二是打造“绿氢+氢基能源”系统。以绿电直连为基础,推进绿氢+氢基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吉电绿氢、岚泽绿色甲醇、国能生物制沼气等示范应用场景;深度开发海上能源岛,建设200万千瓦海上风电和1000万千瓦海上光伏的海上能源大基地,推动远景绿色燃料产业园和绿色化工产业园加快建设,到2030年建成长三角绿色氢氨醇基地。三是打造智慧微电网和储能系统。规划布局一批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项目,并结合智慧微电网技术,实现能源智慧调度和优化配置,至2030年电网侧储能容量超300MW/600MWh、微电网及用户侧储能超20个。

原文如下:

关于《大丰港经开区绿电直连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国家“双碳”战略,深入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绿电直连发展政策要求,以争创国家级零碳产业园为契机,打造“一对多”“一对一”绿电直连试点示范,根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推进大丰港经开区绿电直连工作指示,我委牵头起草了《大丰港经开区绿电直连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公众征求意见建议,希望通过广泛的意见征集,提升文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如有意见,请于11月24日前将您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反馈邮箱:dffgwzhk@163.com,联系电话:0510-69188693

附件:大丰港经开区绿电直连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盐城市大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11月18日

大丰港经开区绿电直连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落实好盐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要求,充分发挥我区风光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绿电高比例就地消纳应用,引导园区产业深度脱碳,积极应对国际碳壁垒,推进绿色产业集聚和零碳园区示范,根据国家、省市推进绿电直连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全面贯彻国家“双碳”战略,深入落实国家、省关于绿电直连发展的政策要求,坚持绿电物理可溯性、绿电消纳安全性、绿电应用经济性原则,建设绿电直连试点示范,创建国家级零碳产业园。

以打造“一对多”、“一对一”绿电直连试点示范,强化绿电物理可溯性;以建设“双核”绿电专变为支撑的坚强智能电网,确保绿电消纳安全性;以多措并举创新绿电降本新模式,助力企业用能经济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为助推盐城高水平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可靠的绿色能源保障。

二、工作目标

近期(2025年至2030年),以大丰港零碳产业园3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范围,根据园区先导区(国际合作零碳产业园)、拓展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转型区(临港产业绿色转型示范园)三个片区不同企业绿电消纳需求,围绕打造220kV围海变、丹桂变“双核”绿电专变,为企业提供“坚强智能电网+风光氢储一体化电源+绿电溯源认证”的高比例消纳绿电供应体系,打造出口导向型项目集聚区、长三角绿色氢氨醇产业基地、传统产业深度脱碳示范区。远期,以大丰港零碳产业园为示范,逐步覆盖至大丰港经济开发区乃至大丰区全域,实现绿电可溯性、安全性、经济性。

1.构建大规模绿电物理可溯源新型电力系统(“一对多”绿电进园区)。锚定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先导区+拓展区)创成国家级零碳园区目标,到2028年,将丰源热电由围海变改接至华丰变,220kV围海变、丹桂变“双核”绿电专变新格局基本形成,绿电直供约9.5亿度、占比50%以上;到2030年,园区构建“坚强智能电网+风光氢储一体化电源+绿电溯源认证”的高比例消纳绿电供应体系基本完成,绿电直供约27亿度,绿电需求企业可溯源绿电占比达85%以上。

2.打造一批绿电直连示范项目(“一对一”绿电进企业)。到2028年,重点推动建设联鑫绿电短流程炼钢、海城国际合作零碳产业园等2个绿电直连项目,率先形成示范效应;到2030年,探索开发海上能源岛,为大规模绿电直连建设绿色能源、绿色化工产业园奠定坚实基础。

3.探索第三方综合能源公司运营新模式。按照国网+园区国企+其他“1+1+N”模式,成立第三方综合能源公司。推动国网市、区公司与相关区属国企及港区发电(储能)企业组建第三方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售电公司),通过在园区开展综合能源管理节能增效、建设新能源电站和用户侧储能、集约建设站址廊道和租赁资源、争取政策补贴等多种方式增加收益,推动企业用能成本下降2%~3%,形成政府引导、国企主导、社会参与“新模式”,预计2028年取得成效、2030年形成规模。

4.建设风光氢储一体化电源。到2028年,全区新能源装机容量达960万KW,较2024年翻一番,其中三峡、国信、龙源等259万kW海上风电全容量并网;海上能源岛、绿色氢氨醇基地纳入国家重大规划和项目库并启动建设。到2030年,全区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250万KW,海上能源岛、绿色氢氨醇基地初具规模。

5.推动绿电溯源认证。与国网省公司、BSI、SGS、CQC等权威机构合作,依托园区绿电直连新型电力系统,积极开展园区级绿电物理溯源电碳因子研究,发起创建团体、地方、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力争获得国际国内认可。

三、主要任务

1.加快建设大规模绿电物理可溯源新系统。近期主要利用锦城变(110千伏)、围海变(220千伏)作为园区绿电枢纽变电站,满足企业绿电溯源需求;“十五五”期间,依托丹桂变(220千伏)强化绿电溯源网架,通过丹桂变~围海变联络线路实现两站间富余新能源双向“互济”,打造双核绿电专变集群。一是规划建设丰源热电移出工程,将现接在220千伏围海变的丰源热电,改接至220千伏华丰变,将围海变打造成“绿电专变”,预计2027年底前完成;二是将现接500千伏丰汇变的上电亮海(30万千瓦)、龙源丰海(40万千瓦)改接至220千伏围海变,预计2028年前完成;三是吉电20万千瓦光伏接入围海变、丹桂变2026年底前完成;春之苑25.5万千瓦、港泽碳谷10万千瓦等渔光互补项目接入丹桂变,预计2026年底前完成。四是争取将规划待建的94万千瓦海上风电接入220千伏围海变。(牵头单位:供电公司,责任单位:发改委、港区)

2.全力突破绿电直连新示范。一是联鑫钢铁零碳优特钢示范项目。规划将江之源350MW集中式光伏等绿电资源作为电源,与联鑫钢铁年产75万吨优特钢(100t绿色电炉)项目,形成“绿电+短流程炼钢”直连示范,预计可年消纳绿电近5亿度,计划2028年底前建成投产。二是海城国际合作零碳产业园,由区属国企海城实业公司投资建设100MW渔光互补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并在零碳产业园先导区建设国际标房二期工程,通过“一对一”绿电直连方式,招引有绿电需求的出口型企业入驻使用,预计年消纳绿电超1亿度,计划2027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牵头单位:港区,责任单位:发改委、工信局、供电公司)

3.多措并举创新绿电降本新模式。一是成立第三方综合能源公司,按照“1+1+N”模式,推动国网市、区公司与相关区属国企以及港区发电(储能)企业组建第三方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售电公司),参与绿电直连项目建设,主要参与:建设新能源电站和储能、统筹建设站址廊道和各类共享租赁资源等,以市场化方式获取收益;通过开展综合能源管理节能增效、争取政策补贴等方式增加收益;开展售电业务。二是依托市场化运作降低协议电价,通过园区绿电绿证服务中心(碳智信公司)引导用户与发电企业签订长协,约定稳定、优惠电价;支持售电公司通过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参与虚拟电厂建设、组织储能现货市场交易等增加收益;同时推动售电公司降低服务环节收费,吸引更多的本地电源(含储能)和负荷参与电力交易,实现发用电双方互惠共赢。三是促进用户侧多方挖潜降低用电成本,鼓励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利用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分散式风电,建设用户侧储能,构建智能微电网等降低用电成本。(牵头单位:供电公司,责任单位:发改委、港区)

4.深耕风光氢储一体化新场景。一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建设,推动国信三峡165万千瓦海上风电、国信龙源94万千瓦海上风电、龙源50万千瓦海上光伏等项目全容量并网,加快推进悦达58.5万千瓦、吉电20万千瓦等渔光互补和待批70万千瓦陆上风电建设,预计“十五五”末全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250万千瓦。二是打造“绿氢+氢基能源”系统。以绿电直连为基础,推进绿氢+氢基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吉电绿氢、岚泽绿色甲醇、国能生物制沼气等示范应用场景;深度开发海上能源岛,建设200万千瓦海上风电和1000万千瓦海上光伏的海上能源大基地,推动远景绿色燃料产业园和绿色化工产业园加快建设,到2030年建成长三角绿色氢氨醇基地。三是打造智慧微电网和储能系统。规划布局一批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项目,并结合智慧微电网技术,实现能源智慧调度和优化配置,至2030年电网侧储能容量超300MW/600MWh、微电网及用户侧储能超20个。(牵头单位:发改委,责任单位:资规局、港区、供电公司)

5.打造园区级绿电物理溯源新型电力系统新标准。一是联合市发改委、省电力设计院、省国网电科院、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及BSI英标协会、SGS瑞士通标等权威机构,合作组建专门团队,联合国网公司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园区绿电物理可溯源新系统,研究建立园区级电碳因子标准化核算体系,积极向国家和省发改委、生态环境等部门汇报并争取官方认可;二是与国际电工IEC、法国电力、欧盟相关机构主动对接,持续推进园区新型电力系统欧盟绿色能源指令技术符合性评估,发起创建团体、地方、国家乃至国际标准,最终获得国际国内认可,推动国际国内标准互通。(牵头单位:港区,责任单位:发改委、生态环境局、供电公司)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大丰港经开区绿电直连工作专班,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港区、区发改委、区供电公司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区资规、生态环境、数据、住建、水利、交通、工信、农业农村、海城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建立绿电直连工作联络协调机制,定期会商研究绿电直连工作存在难点堵点,督促推进绿电直连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2.?强化政策保障。全面衔接国家、省《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政策要求,围绕新能源开发、绿电输送、并网消纳等关键环节,落实新能源开发手续、变电站改造、并网服务等环节的“绿色通道”,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创新出台《大丰区零碳试点激励政策实施方案(试行)》,在绿电交易、微电网建设等方面给予奖励激励。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力争将电网线路工程、变电站改造相关费用列入国家电网“十五五”电网工程建设计划,加快推动实施。

3.坚持市场主导。坚持政府引导、国企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加快建设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统一大市场,推动央企和地方国企、各类民企积极参与,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绿电直连项目建设,组建第三方综合能源公司开展市场化服务,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4.?创新体制机制。落实盐城市“一县一策”绿电直连方案,多措并举降低用电成本,将绿电资源优势演进为项目招商胜势。“双碳”引领园区规划和运营,围绕园区碳预算、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国际碳应对,打造“五碳”联动机制,服务和保障好园区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

96台机组全部交付!中船科技助力千万千瓦新能源“头号工程”

宁夏华润大武口区6.7MW风电项目废止!

山东发展集团&三一重能,战略签约!

上海电气与中广核新能源,董事长会见!

甘肃北滩20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明确六大项目类型!内蒙古绿电直连:30%自发自用起步,2030年提至35%(征求意见)

推进风电多元化建设!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十五五”规划印发

专家解读︱多维融合 集成破局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专家解读︱融合聚变,绿动未来:以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东方电气联手皖能能源,合资布局百万千瓦风电项目

温枢刚拜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小江、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

上海电气与中广核新能源全方位谱写能源合作新篇章

上海电气与深圳能源集团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

大金重工实现超大型单桩自主装船

《中国风电电力交易场景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发布,引领行业价值重构

李强总理:未来5年,扎实推进上合组织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德力佳18MW海上风电齿轮箱首批产品圆满下线

96台机组全部交付!中船科技助力千万千瓦新能源“头号工程”

华电阳江502.2MW海上风电项目环评获批!

风电齿轮箱出货量排名出炉!南高齿、远景、德力佳位列前三

标签:

风电
阅读上文 >> 专家解读︱多维融合 集成破局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阅读下文 >> 推进风电多元化建设!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十五五”规划印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8182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