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驱车前往河北唐山曹妃甸区,行驶在沿海公路上,会看到一片“大风车”巍然矗立。蓝天下、碧海边,皓白的巨大扇叶旋转不停,一个个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不息。
由此联想到一则消息:今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来,随着新增装机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常态。一片片巨大扇叶,见证我国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
从乏人问津的冷门赛道,到创新频出的价值热土,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到相关装备、组件出口份额全球第一,透过风电光伏的产业“逆袭”,我们能看到什么?
能看到实干为要的毅力。拉长时间轴来观察,风电光伏产业的“逆袭”,正是我国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的一个生动缩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革命的主攻方向。”锚定方向,实干为要。建设光伏领跑者基地和开发新能源大基地,推动新技术示范应用和技术、产品快速迭代升级,动态完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消纳保障、市场配置……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行动,是一点一滴的踏实奋斗,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成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支柱。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映照的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也是认准了就坚定不移干的毅力。这样的恒心,也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
能看到创新突破的追求。打开能源转型之门,创新是一把“金钥匙”。近年来,中国频频刷新风电光伏领域的世界纪录,这背后是包含材料、设计、技术等在内的全方位创新。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3万余个零部件100%国产化,关键部套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制造出全球最长风电叶片,搭建相当于60多层楼高的全球陆上最高风机塔筒;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28.2%,刷新世界纪录……没有创新,哪来突破?创新慢了,怎能抓住历史机遇?正是创新,让风电光伏不断实现突破,让绿色发展的动能源源不绝。
能看到赋能世界的胸怀。维护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对的共同挑战;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共同的机遇。从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到推动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出海”、普及清洁能源技术,再到积极融入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作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从来“行胜于言”。如今,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一大批标志性能源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在五洲四海发光发热。风电光伏“逆袭”折射的,不仅是中国持续推进自身能源转型的坚定行动,更是努力促进全球绿色转型的宽广胸怀。
既发展自己,也造福世界,这是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的深层次逻辑。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杰克·佩里认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为正在推进现代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发文称,中国是非化石能源、清洁交通、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全球领先者,也是“世界最大的希望”。
中国正托举希望。那旋动的扇叶,带来的不只是强劲电能,还有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2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