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面是第三方服务运维团队。优势:第三放服务机构机制灵活,不受机型和厂家的约束,也没有体制方面的约束,组织能力比较强;可迅速跟踪和利用最新风电科技成果,直接为风场服务,在反应速度和成本控制方面也具有优势。举个华锐的例子,在华锐危机、困难的时候,很多机组丢在了那里,这不是贬低华锐,确实经过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华锐的升级改造有很多是由第三方开发机构完成的,金风可能不愿意给你干或者你也不要金风给你干,没有办法,只能找第三方,第三方团队最大的缺点是时间短、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实力和人员配制有时候不完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品牌没有树立起来,我怎么信任你?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我怎么信任你?通过诚实劳动把自己的信誉建立起来。发展中还有一个缺点,要受到开发商和制造商的两端挤压,开发商说我自己可以感,制造商说这是我的,我不要你干。但是事实也证明了,第三方机构有很强的生命力,都活下来了,不错。
第四个方面是大部件的制造和消耗品,特别是油品供应商。它的优势很明显,优势是专业,谁也做不过它。 专业供应商对大部件技术和性能最了解,掌握核心技术和本专业前沿技术和规模制造产能,有一定的垄断性,是前几家运维团队的依靠对象。 劣势:专业供应商,在风电的发展中贡献就是这一点。
风电的后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时间短一些,我就不详细展开说。第一方面的问题,还是一哄而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缺乏监管。
第二是责任认定不清,诚信亟需建立,品牌尚未形成。第三是短期发电效益拼设备,粗放经营。智能风电系统是允许小毛病不治,只要不成大毛病就行。我有句话是智能化风电场,最主要还有个特点,设备可以轻伤不下火线,风来了,你必须要发电,可以带病坚持工作,但是要管住,不能把小毛病变成大毛病,小伤变成大伤。这里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大家都要认真对待。
第四是缺乏规范、缺乏标准,难以评价,难以判别。你怎么帮我运行?大家什么标准?什么风的情况,产量达到什么标准?什么风的情况下,机组可持续运行,它的寿命会不会减少?这都没有标准,呼吁大家搞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很重要,这比搞设备制造的标准还要难一些,因为它牵扯到设备商和运营商。
探讨建议:一是完善后市场的规范体系,加强监管。二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制度,公平竞争。三是加强管理。四是优化备品备件管理,优化保障。五是制定设备推移与拆除规范,完善退役机制。六是加强后市场数据与信息管理;七是推动售后市场行业自律。
我今天讲的就是这些,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是不成熟的,一个问题出来了之后,可以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从那个角度看,从每一个角度看的都不一样,希望今天讲的内容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谢谢大家!

演讲题目:实施“十三五”风电发展规划面临的若干问题

演讲题目:风电运营的发展趋势与智慧运维探讨

演讲题目:风机国产化技改以及大部件联储介绍

演讲题目:健全规范 促进风电后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