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推进有限度的市场化追求,发展基于智能电网运转的电力交易市场是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市场体系模式的理想选择之一。为此,应正确认识以下问题。
其一:智能电网发展的另一个本质就是开辟电力交易的市场化之路,逐步推动有限度的电力市场化体系建设,这是关乎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命脉之策。
其二:智能电网将营建实时、双向、互动化的电力交易机制,这个机制将造就电网需求侧的革命性转型。美国的目标是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实现近20%的调峰利益。倘若中国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实现15%左右的错峰调节也就意味着大约可节省1.2亿千瓦装机的容量资源,接近8000亿的投资规模。
其三:这个调峰资源如果经过适当分配,可以化作中国智能电网改革的动力和红利,极大地激发中国用户的市场创造能力。
其四:如何认识中国智能能源网发展的技术制高点。
组织变迁是中国发展智能能源网关键和要害,也是新能源变革有别于传统之处,更是激发人类创造潜力的核心。
智能能源网的制高点参考如下:
其一是实现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的互动化;其二是实现智能能源网产业的集成化;其三是实现以复合电力光纤电缆电网为主的通讯化;其四是实现发展标准的国际化;其五是实现主力能源的兼容化;其六是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的现代化和体系化;其七是实现储能技术的实用化;其八是实现电网升级的芯片技术和兼容标准的择优化;其九是实现信息管理平台的体系管理高端化;其十是实现电力交易的市场化。其他。
由此,每一个制高点的体系变革都将推动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组织变迁。
其五:如何把握智能电网与智能能源网的运转结构之区别和标准创造。
孙中山说过,“行之非艰,知之惟艰”,一个强国不但需要创造强大的工业生产体系,更需要创造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思想和实施其行动的国际技术标准。工业革命以来产业标准的建造大多与中国无缘,而智能能源革命却为中国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奥巴马的能源变革之于传统变革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催生了新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思想革命,这三个革命的核心就是思想大革命。为此,一个国家占领新的全球制高点的能力也就取决于它颠覆习惯的能力和思想的改变程度。对于中国而言,这个革命的第一要务就是需要有效地调整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诸多的经济运行习惯和结构,构建世界上最富活力的创新社会,据此才能确保中国将新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思想革命的宏大体系付诸实践,建立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改变中国公众和企业的能源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并力争取得全球领导地位。由此,智能能源网建设的核心是这个体系标准的建造,而且这个标准的建造也是当代知识产权的最高创造,具有无与伦比的回报价值,同样是检验中国能源思想创新能力的标志。
基于此,我在与一些国际学者的交流之中迫切地感觉到,这次能源大革命缺的不是技术、不是资本、不是市场,而是思想,缺乏的是将我们整个人类能够正确地带进下一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战略增长的知识和生产标准。
也正是基于此,以前的工业革命的进程领导者,可以是工程师团队,可以是资本团队,而这次新的能源大革命的领导者一定是思想家团队,实际上,目前掌握美国能源革命的恰恰是这样一个思想家团队,这就更需要我们从历史大体系角度认识这场能源革命,从全球最先进的能源变革的计划中整合出中国能源革命的超越战略。
基于对智能网战略模式的分析,本文将以美国为主的智能网的标准与我主张的中国发展智能能源网的标准进行了体系比较,其主要区别之处大约可划分为30-40个方面,本文列举其中部分不同点予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