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能“产能过剩”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阶段性和瓶颈性过剩

风能“产能过剩”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阶段性和瓶颈性过剩

2009-12-02 来源: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 浏览数:4131

   根据官方统计,全国的风能电站,大概30%左右是在“晒太阳”,没有运转。
  “这个问题看怎么理解。一些研究者理解‘产能过剩’,往往把产能认为是现有生产能力、在建生产能力和规划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实际消费能力的总和,就是产能过剩。我们认为,就风电产业看,规划产能(包括在建产能)等都是未(完全)实现的生产能力,即使完全建成,也要有1-2年的低产期。如果把这些都计入实际生产能力,无疑会夸大市场的供求失衡。” 参与调研的陈志博士说。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不久前调研了解到,目前在我国风机领域,第一梯队是华锐、金风和东汽三家,几年前就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第二梯队是上海电气(10.40,0.06,0.58%)、明阳、湘电等不到10家企业,从2008年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第三梯队包括华创、汉维等20多家企业,刚刚生产出样机或正在进行小批量试制。第四梯队的几家企业刚进入行业,还没有推出产品。此外,还有一些企业也提出了风机制造规划,但还没有实际动作。而目前真正具有产能的是前两个梯队的企业,其中又以第一梯队的三家企业为主。
  “因此,把可能的或规划上的产能都计入实际产能,对‘产能过剩’的估计显然是夸大了。”陈志博士说。
  风能是未来可以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刘峰看来,当前存在一定的风能过剩,主要是由于电网建设和风电场建设不协调,造成部分风电场不能及时并网或并网后出力受限,现行的调度机构对风电场也缺乏调度经验和技术手段。
  “相当于产品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没人买就显得过剩了。国家电网首先要允许上网,才能上网去销售。”刘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目前,电网瓶颈成为新能源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阶段性和瓶颈性过剩。如果要使新能源行业向前发展,当务之急是赶紧把后头的那只脚迈出去,而不是把迈出去的那只脚再收回来,要完善电网,而不是抑制风能。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错过驱动未来发展和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的大好时机。”王元进一步强调说。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中国须跳出单纯发展智能电网模式
阅读下文 >> 2010年中国风电整机企业产能情况分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425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