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风电设备 > 风电整机产业链“相对论”

风电整机产业链“相对论”

2012-08-02 来源:《风能》2期 浏览数:1296

  虽然这样的发展之路较容易使业主获得好感,但采用此种策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能够保证资产与效益间的总体平衡。
  在亚当· 斯密的理论体系中,人类的劳动分工细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因此也有不少专家对整机制造商自产关键零部件持怀疑态度,认为风电机组产业链的整合并不是进步。该观点认为,在行业景气时产业链整合带来的是成本下降,在行业遇到困境时,过度整合的产业链便极易成为难以盘活的不良资产,反而拖累企业的继续发展。
  运达风电与三一电气都执著于自主研发。所不同的是,运达风电将主要研发精力集中在控制系统、新型风电机组和细分市场上,除控制系统外,运达风电的关键零部件基本都采取了外购形式。
  运达风电的前身是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风力发电研究所,在上世纪70 年代便研制出我国最早的ZFD13-18 千瓦风电机组,虽然由于1.5MW 机组推出较晚错过了发展良机,但近期发展稳健,不具有任何“轻资产”迹象。
  在此前的采访中,运达风电研发中心主任潘明浩告诉本刊记者,如果整机厂在年产200套风电机组以上就可以生存,那么零部件厂生产200 套零部件能否生存就是一个未知数。虽然叶片厂在产量不多的情况下也能支撑企业,但仍需要引进一批设计人员。而在企业规模未能达到一定量级的前提下,零部件生产厂并不是整机企业的“优质资产”。

  “当然在合作的紧密度方面有些区别,不属于同一家企业或许会谈崩,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另外,产业链一体化的好处也包括捆绑投标。但坏处是哪怕外部有更好的零部件,也得全部或一部分地用自己的产品。换个角度来说,内部零部件厂就不必把产品做多好,因为上级整机厂一定要用这些产品。这就没了竞争,实际上对研发和后续产品是没有好处的”,潘东浩说。一些专做叶片的厂商之所以能把该产品做好,是因为他们给很多整机厂商做配套,遇到和解决的各类情况较多。
  除了三一电气和运达风电采用产业链一体化的思路,更多的企业则采取了南车风电的策略。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险管理:可再生能源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
阅读下文 >> 中国风电“走出去”浅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3462&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