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张传卫:新能源摆脱补贴将带来革命性影响

张传卫:新能源摆脱补贴将带来革命性影响

2017-03-0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数:2374

两会代表张传卫希望,一方面从机制和体制上保证风光并网和全额保障性收购,配套实施绿证和配额制等政策;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新能源价格的普惠,风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就有望摆脱补贴,实现可持续发展。

      两会代表张传卫希望,一方面从机制和体制上保证风光并网和全额保障性收购,配套实施绿证和配额制等政策;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新能源价格的普惠,风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就有望摆脱补贴,实现可持续发展。
  
  弃风限电、拖欠补贴是风电行业老生常谈的两大问题。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年弃风电量高达497亿千瓦时,较2015年增加了46.6%。
  
  行业本身也告别了爆发增长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公布的《2016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显示,去年中国(除台湾地区外)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337万千瓦,同比下降24%。
  
  不论市场如何变化,明阳风电在国内风机制造商中仍稳居前三。“我们不追排名,做好技术,不去凑热闹。”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传卫这样说。
  
  张传卫希望,一方面从机制和体制上保证风光并网和全额保障性收购,配套实施绿证和配额制等政策;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新能源价格的普惠,风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就有望摆脱补贴,实现可持续发展。
  
  明年风电有望摆脱补贴
  
  记者:今年你带来了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怎么理解这个概念?
  
  张传卫:能源供给侧,就是能源供给结构的问题,这实际上还是老话题的深化。
  
  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更刚性地实施绿证(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和配额制;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我曾经提出建议,一次能源的结构应该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这符合习总书记在G20峰会等国际场合的承诺,也符合我们国家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风电太阳能发展了这么多年,累计装机超过2亿千瓦,但实际出力不到60%。新能源一方面需要国家补贴,另一方面又受困于弃风弃光限电。实际上,国家补贴的部分和弃风弃光限电部分造成的损失基本相当。从这个角度讲,新能源已基本具备了不补贴时代的发展状态。
  
  其实,从这些年风电和太阳能的发展来看,技术和商业模式已具备零补贴时代的基本状态。度电成本下降,平价上网时代渐近。如果能够保证风光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那么中央政府就不需要或者少补贴。到2018年,全行业的风电和部分地区的光伏发电其实就不需要补贴了。
  
  而新能源一旦摆脱了补贴,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供需之间可以直接完成对接。
  
  要推动新能源共享式开发
  
  记者:具体来说,政府、行业和企业本身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使风电和光伏步入零补贴时代?
  
  张传卫:要破这个局,就是要在体制和机制上,保障新能源并网和依法全额收购,以及绿证、配额机制等政策,并形成相关的价格机制。
  
  2016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何首次超过风电?因为它的单位度电成本和建设成本下降,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计划等战略又带来了需求,价格竞争力显现。而最为核心的因素是它的开发建设跟当地人民紧密结合,老百姓接受程度更高。
  
  这给我带来了启发,解决风电、太阳能问题还要解决普惠制问题。普惠制,不仅仅意味着要解决价格、收益问题,还要为风电、太阳能建设投资所在地的政府和社区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过去的建设中,风电开发地的老百姓和地方政府没有很好地分享到新能源开发和建设带来的红利。这就导致了运输、征地、运行维护和电力设施保护等新能源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比如,新能源建设的前五年实施减免税,项目占用了土地、交通、植被等相关资源,但地方政府得不到回报,老百姓也没有分享到利益,如何能推动风电建设?
  
  像光伏扶贫,老百姓就从中得到了实惠。建光伏电站,用了百姓的地或者屋顶、鱼塘、大棚,百姓能得到收益,还可以去光伏电站当运维工解决就业,这也顺势解决了地方政府的问题。
  
  所以说,新能源一定要拿出部分收益与当地社区、居民共享,比如10%到15%左右。同时构建新机制,把诸如土地、当地提供的配套资源等转化成资本,通过股份制形式参与到项目中,调动当地居民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推动新能源建设的共享式开发。
  
  老百姓分享到收益,规模就能上去。太阳能和风能同时再加速技术改造和规模化,用高水平建设,分布式推进风光储能一体化,进而配额制、绿证机制能更容易推动。
  
  以前三北地区的项目多在沙漠、草原、高山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就地消纳不了,需要对外输送。这又冲击到接纳地区的火电,地方不愿意要,消纳不了,送不出去,就出现了弃风限电。
  
  现在风电向中东部地区转移,当地风速偏低,消纳能力强,但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宝贵,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用分享机制、保护性开发,通过分布式、共享式的开发推进风电和太阳能的发展。
  
  建议强制推动配额制
  
  记者:绿证交易已经开始实施,但配额制还未出,这样实施绿证还有意义吗?
  
  张传卫:我认为有意义。绿证制度一旦形成价格机制,能刺激人们价格外的预期,从而带动市场、金融、社会资本向新能源领域投资。现在单一的补贴制度有不确定性。
  
  原有的能源体系在制度设计方面有不完善之处,从调度方面来讲,新能源是作为补充角色。因此,当能源供给过剩时,各类能源之间会出现博弈。
  
  我们建议,强制性推动配额制,中央政府规定年度的刚性占比和总量,地方要求实施生产侧和消费端的配额制。
  
  记者:回到行业本身的发展。2016年风电新增装机量不到2000万千瓦,你觉得未来两三年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十三五”时期风电的整体规划是发展低风速和海上吗?三北地区还能有所作为吗?
  
  张传卫:虽然2016年风电新增装机量较前几年的3000多万千瓦的规模有所下滑,但总体来看,200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容量还是能保证的。
  
  短期来看,“十三五”期间三北地区不会有大的发展机会,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低风速风电和海上风电是发展重点。当然,低风速地区的风电开发是阶段性的开发,这种开发必须推进普惠制和分布式,电站规模性开发是有限的。
  
  有朝一日三北地区的消纳问题解决了,我们仍有必要对三北地区风电进行再次开发。在低风速区域积累的风电技术将为重新开发三北地区风资源奠定深厚的技术基础,其建设成本有可能会低于6000元/千瓦。
  
  以三北地区每秒平均7米多的风速,年发电小时数可以超过3500小时,一个10万千瓦装机的风电场,假设电价是0.4元/度,接近4亿度的发电量,销售收入每年将超过1.6亿元。风电场建设成本6亿元,运行成本很少,按照10年回报期,4年就能收回所有投资成本,收益率高于15%。
阅读上文 >> 努尔·白克力:力争“十三五”末“三北”弃风、弃光率控制在5%以内
阅读下文 >> 陈进行:新能源该如何与火电协调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3113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