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中国智能电网还要继续追赶

中国智能电网还要继续追赶

2014-12-30 来源:东方早报 浏览数:688

  问:中国在这方面的机会和困难各是什么?
  康鹏举:首先,技术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市场。有了市场需求,技术难关可以一一克服。中国工业体系对工业互联网这种高效的技术是有需求的。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结束,本地企业也在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可以帮助本土企业实现升级目标。其次就是要有很好的创新机制,帮助拓展工业互联网的创新空间,让技术能够顺利地输送到市场中发挥相应的效应。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知识的积累、人才的积累和创新能力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怎样把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通过市场驱动,调动研发创新的积极性,让企业和人才全部参与进来,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们可按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中国需求的工业互联网的技术。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整合全世界的资源,开发出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
  问:汽车市场那么大,需求那么强,咱们这么多年也没有赶上,有什么不一样吗?
  康鹏举:汽车技术需要长期积累,很难跨越式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研发。国内许多汽车企业在零部件及整车领域在全力追赶。中国企业尽管从低端市场入手,但往往从低端做起来后劲更大。比如华为,先占据低端市场,逐步积累到一定的实力后,大胆地投资技术、人才,开发出中高端产品,以低成本的优势进入高端领域竞争。这是中国企业独特的一种创新模式,我称之为渗透式创新。目前一些汽车民企正在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未来科技与趋势
  问:请预计一下,接下来有哪些可以改变世界的技术?
  康鹏举:GE未来做这几样事情:第一,极端环境下作业的机器。如深海采油、采气设备。机器在三千米水下作业可以做到40年免维修。采油/气设备、供电设备、管道、控制系统全部都布放在海底。第二,用于极端环境的超级材料。第三,工业互联网,将所有的机器和人联网并接入云端,让整个产业链、人类社会的效率提高一个档次。第四,绘制大脑,目前我们在做高端的核磁共振,把大脑绘制出来,让生物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把大脑的原理搞清楚,实现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第五,智慧工厂:互联工厂、产业互联、设计虚拟化、智能机器人和3D打印广泛应用。第六,分布式能源,实现能源无处不在。
  问:看好哪个国家的科技前景?
  康鹏举:中国已有相当的技术积累、知识储备,并且已经到了可以迸发的阶段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怎么把这些资源利用好,怎么样以市场为导向,设计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
  问:你觉得上海可以做些什么?
  康鹏举:上海非常开放,基础设施齐全,很多五百强企业都在上海有研发中心,有人才优势、地域优势,与国际接轨,很多东西跟国外同步。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应该是有所作为的。
  上海更适合做一些智能设备和大系统的研发。上海积累的人才的能量是极大的,怎么把这些人才整合起来,和国际大公司合作也好,和本土企业合作也好,总之要能够创造一种合作的平台。比如GE在电动汽车领域有多年积累,我们很愿意就这方面的技术跟中国企业合作。GE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也希望和国内企业加强合作。
  问:上海要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依据自身条件,可以在哪些方面发力?
  康鹏举:第一,上海在研发方面有一定的实力。比如上海电气已能制造世界上最大的火电机组。第二,人才层次分布合理,有做基础设施的、信息的、半导体的,有制造大设备、做大系统集成的,非常适合成立科技创新中心。第三,上海集中了大批外企研发中心,具有全球化的思维和视野。需要解决的是怎么通过市场导向建立合作平台,让科学和技术走向市场,快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建立一个有机的创新生态系统。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从水电风电到高铁飞机 李克强5次出访带回1400亿美元大单
阅读下文 >> 努尔•白克力眼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有哪些能源优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25698&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