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陈柳钦:欧盟逐步取消可再生能源补贴给中国带来启示

陈柳钦:欧盟逐步取消可再生能源补贴给中国带来启示

2014-05-23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1084


  陈柳钦:财政补贴政策是最为常见的经济激励措施,形式多样。除了财政补贴之外,主要还有以下激励措施:一是,目标引导。制定发展战略或发展路线图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成功经验。许多发达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思路是:国家制定一定阶段的可再生能源的具体发展目标和计划,在发展目标框架之下,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鼓励各界投资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二是,价格激励。在不考虑常规能源的环境成本情况下,目前大多数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成本高于常规能源产品的成本,因此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价格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三是,税收激励。税收激励是指在宏观税负既定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减少或增加某些经济活动或某些纳税人的税负,来达到调控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可再生能源税收激励也就是在纳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政府通过税负调整形成的利益激励机制,调整或引导纳税人关于可再生能源的行为选择。税收激励政策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对可再生能源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关税、减免形成固定资产税、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收入税)等;另一类是对非可再生能源实施强制性税收政策如碳税政策等。四是,政府采购。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初期,应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把技术经济性较好、节能效益显著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建立政府推动下的市场需求,消除市场障碍,拉动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投资需求。五是,信贷扶持。低息或贴息贷款等金融政策可以减轻企业还本期利息的负担,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政府需要筹集一定的资金以支持贴息或减息,贷款数量越大贴息量越大,需要筹集的资金也越多。因此资金供应状况是影响这一政策持续进行的关键性因素。
  问:欧盟表示将采取市场措施来取代可再生能源补贴,将采取哪些市场措施?
  陈柳钦:近年来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欧盟范围内对可再生能源普遍实施补贴的制度“造成了市场的乱象,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欧盟拟定这一新规定是为了结束造成市场乱象及高电价的不恰当“非法”补贴。未来,欧盟国家将更多地采取价格政策、竞争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科研和产业化共同促进、出口鼓励等等市场措施来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
  问:欧盟取消可再生能源补贴遭到一些环保组织的批评,他们担心这将延迟欧洲迈向清洁能源的脚步,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吗?
  陈柳钦: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新规,逐步取消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国家补贴,以确保“更具成本效益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这更倾向于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以试图降低电价,增强可再生能源产业本身的竞争力。这符合可再生能源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多年来,欧盟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可再生能源运行管理体系,实现了竞争、透明的市场机制,不但为可再生能源参与能源市场竞争的能源补贴政策、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平台,也为跨区域输送和消纳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使可再生能源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利用,大幅度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欧洲迈向清洁能源的脚步会放缓。
  问:欧盟这一政策变化给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哪些启示?
  陈柳钦:一是,要完善现有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启动国内市场、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必要的,但应当根据需要与可能,保持合理的规模,防止出现敞开口子补贴的现象。第一,采用以补贴定规模的办法。第二,补贴规模应与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第三,建立单位补贴额度逐年降低的机制。
  二是,要摆脱可再生能源产业“政府补贴依赖症”。财政补贴是对创业艰难的新兴产业的一种扶持手段,但补贴仅是扶持可再生能源第一步。随着技术的成熟、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运转稳定,财政补助就应逐渐减少直至取消。但政府有关部门在出台相应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时并没有明确补贴的初衷、持续的时间,收效有限,反而让企业产生依赖。随着绿色技术成本的不断下降,可再生能源激励力度的逐步削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需要逐步摆脱补贴依赖。
  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政策,建立市场化的管理体制。当前,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更深层次的矛盾和体制机制束缚,必须借鉴国际经验,加强政策引导,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完善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陈柳钦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教授)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企业赞能源项目“混合”:风水核电或迎春天
阅读下文 >> Paul Bridges: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20535&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