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要和银行处理好关系,跟供应商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某种程度上讲,银行是我的客户,供应商是我的客户,最终的消费者也是我的客户,这些关系都要处理好。
第六,要练好内功,比如说制度层面是不是需要完善、业务流程是不是要重组,管理是不是要加强,比如财务管理、品质管理、营销管理,等等。
《长江》:远东在电缆行业已经处于领先位置,却没有听到要并购同行企业,对此您有什么特殊的考虑吗?
蒋锡培:其实并购也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也曾经谈过多家,但都因为没有充分的互补优势而放弃了。我们希望彼此的优势可以互补,而不是简单的资产叠加。比如某一个地区,这个市场我没有,对方有;比如某个技术产品,我现在没有,但是对方有,我就可以考虑并购。只要符合这样的条件,我们会走出这一步。
《长江》:怎么看目前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蒋锡培:现在国家出台的一些产业振兴计划,我觉得还是比较全面的,操作性也还比较强。但是作为企业来讲,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因为这些政策对于所有的企业都是一样的。关键是看企业自身如何把握好这些机会。现在我们这个行业的产能大量过剩,而且还有新的投资者不断进入。如果再不从宏观上去把握,不从资源合理利用这个角度去把握的话,实际上是资源大大的浪费。
不过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肯定是立竿见影的,比如税收政策,它可以马上降低企业的销售价格,让公司去赢得市场。另外还有一些鼓励创新的政策,虽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效果,但也很重要。
《长江》:你会考虑通过减薪、裁员这样一些压缩人力成本的途径来降低成本吗?
蒋锡培:人力的成本当然是一个很多企业面临困境的一个原因,但它不是主要的。如果你有足够的生产订单,非但不会裁人,肯定还要招人。然后,如果要使员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工资和福利待遇是激励的最重要因素。
《长江》:对你而言,觉得当下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哪里?
蒋锡培:就外部来讲,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全球的经济发展趋势很难估计,特别是我们对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的内部金融体系以及整个经济状况还不是太了解,信息不对称,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情况,会对中国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是最大的不确定。
但无论外部确定或不确定,企业内部一定是把“市场”作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的产品要能够赢得客户的认同,要有充分的竞争优势。外部是千变万化的,内部却一定要把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