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商学院 >企业管理 > 一个成功老板必须做到"惜字如金"

一个成功老板必须做到"惜字如金"

2009-11-11 来源:互联网 浏览数:5017


    其次,老板把员工招募到麾下,不是欣赏老板的独角戏,而是为了发挥员工的优质资源的。
    本来企业是给员工提供工作、学习与实践的机会的。管理者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结果,而且是进度;不仅关心沟通,而且要关心沟通效果;不仅要着眼执行,而且要着眼执行力。
    企业老板需要找到并调换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在约定的时间达到约定的结果,至于他是努力、苦闷中完成的还是在心情愉悦、不断去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去得到的。这个的关系倒不是很大。最佳状态是通过做事情来锻炼团队,事情做得漂亮、队伍也锻炼出来了。
真正最好的锻炼不是说教,而是让他们去做,即使是尝试错误都要鼓励,哪怕要付出学费都在所不惜。
    第三,老板说的话多了,难免会被下属钻了空子。所谓“言多语失”。
    要利用别人就一定要放下你的身价,要有亲和力,让别人敢说话。别人敢说话,你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才能够让你掌握他们更多的资讯与心理状态,固然谁先说话、谁说的话多谁更占有气势;但就像比武一样,先出招者势必先露出破绽、多进攻者势必耗费更多的功力,而且要承担言多语失的隐患。
    这势必要影响到老板在员工心中的形象。
    老板是需要在暗处、在幕后的,员工是需要在台前,需要不断表演给老板看的。
    第四,文山会海会对企业老板的权威性造成威胁。
    中国有句古话:贵人语话迟。越是身份高的人,越需要少说话,需要在最后再说话,因为那往往意味着最终决策,就意味着要去执行了。
    另外多说话的人,势必要对做事的人带来影响,即使老板是出于善意地去以前辈的心态去对下属新人,对方也未必就会心存感激,即使对方心存感激,也未必就会取得好结果。
    新人正因为经验欠缺、没有什么技巧,所以去尝试的冲动才会强烈,即使最终证明他的尝试是错误的、是绕了圈子,他得到的是在错误与绕圈子的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是从人性的心路历程成长的角度出发,比得到一个结果重要得多。来之越容易就越趋向于不珍惜。
    吃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工作也是一样。
    比如虽然最终是要得到那几个客户,但员工碰了10次壁和碰了100次壁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提高是不同的。你可以教别人技巧,但直接教的同时,却不能让他感悟到——那些技巧你是花了多少成本才得到的。任何时候文字的力量比不上语言的,而语言的感染力比不上行动的。
    人关键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看是如何得到的。
    有人会说,不讲究技巧与经验积累的工作是低效率的工作,但我要说,过于讲究技巧与经验的工作就变成没有味道的工作。工作的味道是用来吸引新人的必要因素。
    在不断尝试与积累中,员工会感觉到他的成长,会有更强烈的成就感;而当有人明确约定你需要去做什么,告诉你什么时候必须交活儿,告诉你一定要用他告诉你的方法去做,跟老电影《追捕》中精神病院的那个被告知“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的横路晋二有什么区别?
    因此,所谓通过老板为新人提供培训而塑造学习型组织,真正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五,在下属面前说话滔滔不绝的老板,总是会给下属留下华而不实的感觉,下属不说很多时候是从彼此的身份上考虑的。
    人要么自己敏感,要么时刻有人提醒你。如果一个企业总是老板在提醒下属需要注意的事情,老板就会成为员工的大众秘书。
    要做你下属的客户,让下属成为你事业的顾问。有了顾问式的下属,老板才能够逐步化解前进道路上会导致失败的因素。并进而变得自信而踌躇满志,也只有如此,老板才能够更加高瞻远瞩地给团队指点更辉煌的未来与更清晰的发展方向。
    因此,做老板,不管是在没有开会的时候还是在开会的时候,都需要避免一言堂,甚至要做到惜字如金,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别人,同时自己也可以在暗处观察,去深入了解员工不同的性格特质、需求与心态的变化,特别是在会议中,假如老板学会了多听少说,多观察少表现,则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硅胶在风能项目中的应用
阅读下文 >> 领导力获取员工的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school/show.php?itemid=3936&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