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海上风电 > 我国首个搭载气象雷达的海上升压站安装完成

我国首个搭载气象雷达的海上升压站安装完成

2025-08-19 来源:三峡小微 浏览数:22

该风电场正从能源生产向集能源、气象、公共安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工程拓展。

8月16日,随着三峡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H9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与导管架基础对接,我国首个搭载气象雷达的海上升压站完成安装。基于海洋气象监测与海上风电场协同运行的模式,该风电场正从能源生产向集能源、气象、公共安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工程拓展。

▲海上升压站远景 江苏分公司供图

“双碳”目标下,我国海上风电规模持续稳步发展,精准监测海洋气象,已成为保障海上风电场安全与高效运营的关键要素。海上升压站作为海上风电项目的“心脏”,是连接海上风电机组与陆上集控中心的枢纽,负责电能传输与信息交互。

三峡江苏大丰项目位于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四个风电场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长期以来,我国海洋气象监测网络主要集中在沿岸区域。离岸越远,监测设备密度越低,难以实时捕捉远海海域突发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气象卫星是远海气象的主要监测工具,虽然覆盖范围广,但其空间分辨率有限、数据更新周期长,对于雷暴等生命周期短、破坏力强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较滞后,不利于海上风电运维、远洋航运和渔业生产,而该项目将有效填补开阔海域、复杂海况的精细化、高时效气象监测缺口。

气象雷达通过发射并接收电磁波,探测大气中的云、雨、冰雹等目标,进而监测天气变化、追踪降水系统。该海上气象雷达采用当前国内最先进的双偏振S波段技术,探测半径超过230公里。普通雷达在暴雨和浓雾中的“视力”会下降,S波段雷达能够有效穿透狂风暴雨和海面盐雾,保证在台风、强降水等极端恶劣天气下,依然能“看得远、看得清”。据预测,该技术将大大提升探测精度,运维人员可实时获取从海面到高空不同高度层的风速和风向信息,通过优化风机控制策略,增加发电效益,能够提前1至3小时对海上短临强对流天气进行预警,全年有效运维窗口期预计提升30%,为海上风电项目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三峡集团与江苏省气象局创新了“联合设计、同步施工、整体吊装”一体化新模式。早在升压站规划之初,双方共同设计,设备制造同步进行,整体完成调试,一次性海上吊装。节省建设成本超30%,缩短工期50%。

下一步,该平台产生的气象数据将向渔业、航运、海事等部门开放共享,为海上作业船只提供更精准的航线气象预报和安全预警,从而提升整个海域的公共安全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建设,多方受益”,助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标签:

风电
阅读上文 >> 国家电投广东公司组织攻坚“国重”漂浮式风电示范工程项目
阅读下文 >> 华电辽能增资2GW海上风电项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80964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