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大地与蔚蓝海疆之间,一座座白色“风车”擎天而立,长达百米的叶片划破长空,将无形的风能转化为清洁电能。这壮美画卷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造叶者”——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来自德州市德城区的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以自主创新为钥,成功解锁了大型风电叶片模具制造的“中国方案”,其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畅销亚欧多国,成为全球风电产业链的重要支撑。
时间回溯到2000年,双一科技还只是一家生产普通复合材料制品的企业。“当时传统产品利润越来越少,公司必须寻找新出路。经过调研,我们笃定新能源产业尤其是风电产业,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技术部部长苏勇回忆道。2006年,一个机遇降临——全球风电头部企业丹麦的维斯塔斯正在寻找中国供应商。“那段时间,我们研发团队吃住在车间,反复调试产品参数。”苏勇说。最终,他们成功拿下维斯塔斯机舱罩订单,成为中国首家合格供应商。从此,双一科技正式迈入新能源风电行业。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随着企业在生产风电机舱罩技术上越来越成熟,不少企业前来咨询能否生产风力发电叶片模具。但是,这种模具是集机械制造、化学、力学等多个学科的大型智能化装备。客户对模具的精度、使用寿命等要求非常高,当时国内风电叶片模具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供货周期长。自此,双一科技开始了模具生产的“破冰”之旅。
公司引进意大利五轴数控设备,对模具的型面、尺寸精度、加热均匀性、结构受力等问题逐个攻关。“最困难的是控制模具加热均匀性,就像给百米长的‘薄饼’加热,稍有不慎就会变形。”苏勇说。经过反复试验,团队终于将温度波动控制在要求范围内。2013年,双一科技首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风电叶片模具成功下线,模具订单供不应求。
在创新发展的征程上,双一科技的脚步从未停歇。走进武城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制作一套百米长的叶片模具。“模具的大型化制造只是起点。”苏勇指着正在作业的工位介绍道,“真正的创新在于我们研发的分体式模块化技术、温控技术以及翻转系统,让这些风电的‘巨人之翼’能够实现均匀加热、便捷拆解运输和稳定翻转。”2024年,双一科技自主研发的双关节翻转系统通过验收,被列入2024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单,标志着双一科技的大型非金属模具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翻转运行实现全链条自主化生产。
在企业发展展厅,一面“专利墙”格外醒目:160余项授权专利,26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8项国家标准,多项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这些创新成果赋予企业强大的定制化能力,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从设计、研发到制造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适应风电市场的发展变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前,双一科技正在探索新一代模具的研发,向着更轻、更强、更耐用、更快交付的目标迈进。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世界舞台,双一科技用二十年的坚守与突破,谱写了一曲“中国智造”的奋进乐章。在绿色新能源赛道上,这家科技企业正以创新为帆,向着更加浩瀚的蓝海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