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风电运维 > 风电场运维与安全管理专场——华能新能源叶林:区域风电场的集控运行模式

风电场运维与安全管理专场——华能新能源叶林:区域风电场的集控运行模式

2018-06-14 浏览数:1641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集控中心主任叶林出席“第五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 在风电场运维与安全管理专题论坛,分享题为“区域风电场的集控运行模式”的主旨演讲。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集控中心主任叶林出席“第五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 在风电场运维与安全管理专题论坛,分享题为“区域风电场的集控运行模式”的主旨演讲。
1-5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集控中心主任 叶林先生
  以下为发言内容:
  叶林:各位尊敬的领导、专家、同行,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集控中心的。分享区域风场群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
  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区域风电集控中心到底要实现哪些功能?从2012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很多公司在搞集控中心。集控中心有很多种,一种在省级搞,一种在北京总部搞,现在集控中心搞了很多,但大多数集控中心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好多集控中心可能坐了两三个人,在那监视风机的状态,做了好多报表给领导看。但集控中心要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和职责,好多集控中心建着建着就成了摆设,我分享一下我们这边的想法和思路。
  我们认为集控中心,尤其是区域的,他要承担的是风电场远程中控室的职责,这个是很多人都把它完全忽略掉。我们作为业主,我们的思考和赞成风机制造商,和第三方的思考是不一样的。我们首先要做任何东西是要跟我们的生产流程,跟我们的运营业务集合起来的。我们搞集控中心的目的,第一能够把现场的运维人员减少,让他能够回到大城市,能够增加我的工作效率。
  第二很多人忽略掉的,我们要实行专业化的管理,现在一个风电场五万的大概10多个人,如果都要配备专业的继电保护人员、专业化的人员,像水电站或者火电站那样的配备,这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建立集控中心以后就可以,在集控中心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可以辐射到所有的风电站,这样对我们来说是最优化的人员配置。对很多做集控中心的时候,他们都考虑集控中心的职能,反过来把集控中心变成一个生产运行的指挥机构和数据统计分析的专业机构,大量只是在做数据分析,或者是做一些报表,或者是做一些管理性质的工作,但是没有和业务流程起来,没有真正发挥效能。
  我们讲风电场的职能是什么?保留运维人员或者是在当地或者就近建设运维站,完成设备的巡视,及时处理基础的故障、执行无人值班有人维护及职守的运行模式。这点是我要特别强调的,现在在很多地方,大家都在讲无人值班,甚至无人职守,或者讲无人值班,少人职守。我一直强调必须要有人职守,我们在跟电网交流或者跟我们总部的一些领导交流的时候都提到这个问题。因为咱们现在风机的质量问题很多,大家都在讲智慧,我觉得连走路都走不稳,怎么谈智慧。现在风机的故障次数,如果认真统计一下,我看得到的,像5月份一个月有的机组齿轮箱超温的问题,一个月有1000多次,停下来过一段时间又自动复位,有1000多次的情况,你给厂家通报了,厂家都在搞智慧,搞远程大数据中心,但现场的问题他现在解决不了,他也没有精力去技改,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现在怎么测。现在我们很多故障,我们的传感器,现在新的传感器都还没布置上去,旧有的老旧机组,还得人爬到风机上去检查处理,要很大的成本,这块是根本现场不可能完全撤掉。现场这些人从原来监管、运行、调度这些等等工作中解放出来,专职把风机巡视检查和故障处理做好。
  里面还有一个核心的定位大家可能都忽视了,我们是在一个电力系统里面,大家很多来做风电后市场的人,往往知道我们业主就是那个,作为业主也有我们的客户群体,就是电网。我们跟电网之间的协同很重要,包括风机厂商,包括第三方服务商很少有人去想这个问题,怎么帮助我们去服务好我们的客户?这块也是大家欠缺的,我们为了做集控中心和原来电网合作,也是国内第一个省级调度出台的,云南风控集控调度管理办法试行,这里有一个核心的,专业化管控,这是电网为什么同意我们做风电的集控中心,电网也很头疼,风电机组故障率很高,线路频繁跳闸,以前火电站、水电站里面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
  现在我们搞集控中心以后,我们在集控中心,我们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我们设置了专门对口电网的方式计划科,自动化科做网络安全,继电保护一旦跳闸了,可以对跳闸进行分析,我们有通信专业,当出现通信故障马上自己可以处理掉,不需要等待第三方进行服务。
  接着是远程运值,集控中心最核心的是首先是远程的中控室,我们要做好运值的工作,要监控,要做好风机的状态,如果有故障能不能复位。区域里面大的区域在省级建集控中心是有必要的。再往下走,可能有几个风场,我们也是这个要求,两个小时之内能够驱车到达的,我们建设的是运维站,可以几个风场共建一个运维站,按照我们跟电网沟通的结果。我们的人员也是很清晰的布置,共同就22万站是吃掉的,我得设专席,一个人管控两个风电场,那个是省级管辖的,一个人可以管辖三个风电场,都有详细规定的。
  我们做了这些工作以后,我们现在也是国内首家南方电网第一家省级调度机构批准正式运行的风电集控中心,我们在2015年通过了方案评审,2016年进入试运行,到了2017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正式获准运行。无人值班有人维护及职守,运行下来看可以减少大概20%的运值人员,这些原来的人员要么去做检修工作,要么回到集控中心,到大城市里面来生活,有利于降低我们的运营成本,改善工作条件。我们现在我认为很多东西,首先应该是要规范化,所以我们自己的集控中心,我们自己也搞了一个管理办法,总共是五个大类,2个管理制度和9个应急处置的方案。
  在集控中心投运之前我们的管理主体很多,可能每个部门都针对风电场或者怎么样的,然后大家也来管,风电场就那么几个人他很难去支撑,然后资源可能你这里要配一个技保人员,那边要配一个技保人员,你的设备这些都会重复配置,故障率比较高,没有人帮你分析。
  第二个是谈一谈建设区域风电集控中心会遇到哪些困难?有些人讲的马马虎虎基本做得好了,我看到好多做的都不行,根本没法再往前再进一步,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根本不存在。咱们要建集控中心要得到电网的审批,好多是在打擦边球,电网根本没批准你建设,我就建一个,其实只能叫数据中心,不叫集控中心,集控中心是集中监控中心,一定要控制的,一定把调度电话打到你这,我要远程复位风机的,这是最基本的动作,好多人没做。另外你的通道用什么通道?不可能用互联网通道,好多人不知道一个东西,国务院有14号令最新的,电力监控系统是要安全防护的。但是我看很多人在谈这些,包括像一些风机厂商直接从我们的风机系统里拿数据,你能拿吗?你通过互联网去传输这个数据,这是国家标准里面不允许的,你凭什么去拿,你拿的方案是什么,好多人没思考,这些通信通道。我们是用是电网的通道作为我们的主通道,同时我们是用了移动的专用通道做我们的备用通道。
  数据信息采集的问题。这是最难的一个问题,座谈开会的时候,叫我提问,我问了一个这个黑匣子什么时候打开。我们花了两年的时候,在我们集控中心差不多有100多万装机的600多台机组在我们这里集控,我们大概花了两年时间才让七个厂商,九种机型,逐一向我们开放的数据,然后我们把数据接进来。而现在的话,厂商做的这个系统基本上都是自己研发的,每一家厂商对数据的定义,对数据开放程度都不一样,有的遥测信息有30多个,40多个,有的100多个,大家不是完全统一的标准,每一家信息都得单独开发一套软件或者接口。
  最后一个最核心的就是光电的问题,大家都在讲开放、协同、共享。但从我们今天开会听得到,三个厂家上来讲了三个自己大数据分析的平台和系统,作为我们集控中心来说,作为业主来说,将来是否用了三家不同的厂商,在我集控中心放三个平台去接入你们的系统。明确告诉大家,你们这些系统将来只是作为我们一种辅助,根本不会用,肯定建设自己的平台,把所有的机型汇总起来。这是网络的结构图,也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来做的。包括人员岗位,现在看到很多集控中心的人员就三四个人坐在那就叫集控中心了,甚至在北京很多总部级的,我觉得那叫监管中心可以,监视和管理给领导提供决策和咨询的,但作为区域型的,我必须是生产执行机构,必须有20人,按照三班倒,现场才能测出来,否则没办法支持那么多机组的远程复位等等那些东西。
  三是第一家按照地方调度的标准,S三级的,我们通过的安全等级测评的。我们用了生产管理移动应用系统,我们还安装了集中风功率预测系统,集中振动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
  生产管理移动应用系统是自己建了一套无限的网络,因为云南很多地方是山区,很多地方是没有4G移动信号的,我们必须得自己建一套无线网络,这套网络在山崖上和固定风机点装的无线电收发信息,形成无线电的网络。这是装在风机上的,它还有一个车载,在车上的,如果开了车到了现场,车载就把网络联通。这个平台是完全按照我们业主的管理制度来做的,刚才大家介绍的很多系统叫工单,是对运维人员开的,那是厂家自己的体系,这些体系最终都应该回到我们业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平台上来。我也告诉大家,像移动应用系统,跟我们原有的按照生产管理办法里面是有偏差的,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沟通,现在整个集团也都在修订安规,同意我们使用这种方法,并且推广到光伏和小水电。我们还对这个整个过程进行移动的记录,同时还有一些交付的功能。
  振动监测系统和集中风功率系统把所有的风电场,现在有十几家和七八家风功率预测系统,全部统一到我的集控中心,全部接起来,采用(FDTB)的方式。还有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把风场所有的视频都可以调度到集控中心来查看,采用的模式是读取调用的模式,这样所有的存储都是在每个风电场作为分中心,我这边作为主中心去调取,这样负荷会比较小,对带宽要求会比较小。
  现在都在讲大数据,每个人都在做模型,我个人认为,大数据像我们现在要求的应该跟别家不同,我们要的是平台,这个只是提供算法工具,最后模型业主要自己来掌握,我们自己要来做,因为我们掌握的机型比你多,我们掌握的数据也比你更复杂,这个必须我来做,你做的是你那个品种的风机,并不能做别的品种风机。我们必须打破大家砸下来的牢笼,我们必须自己把这个事情做成,这是我们业主的想法。我们觉得这个数据分析主要有几个,一个是评估机组的性能、故障预警,另外对我们工作进行指导和管控,这是大数据对于业主来说,真正核心想用的几个东西。
  谢谢大家!
  (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阅读上文 >> 叶片改造修复与回收利用专场——吉林重通成飞新材料曹振涛:2017年完成了约1300吨废旧叶片回收处理
阅读下文 >> 风电场运维与安全管理专场——远景能源郭晓明:智能风机价值体现在多发电、少故障、易维护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5084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