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门都快被我们踩烂了,我们找到发改委后,发改委价格司只能是给财政部发函,希望财政部优先解决这笔欠款。但财政部的回应是补贴基金存在较大缺口,要优先解决2012年之后的欠款。”一位可再生能源企业人士说,“本来可再生能源补贴主管部门变更的初衷就是更快下放资金,现在却因交接匆忙,做成了一碗夹生饭。”
多位企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解决拖欠补贴既无路线图,也无时间表,企业现金流和借贷压力很大。对此,企业只能是来回跑部委。据本报记者了解,龙源电力、华能新能源等企业目前都有指定专人负责追款,大唐新能源今年7月甚至专门成立了由公司一把手挂帅的追款小组,但至今未见成效。
谁来还款
据记者了解,在业界的多方呼吁下,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曾致函财政部,建议动用国库资金拨付拖欠补贴,但使用国库资金需要更高层面的审批,费时又费力,能否成功也无定论。此外,国资委在收到多家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反映后,也在积极呼吁动用专项资金,尽快解决2012年之前拖欠的新能源补贴问题。
“现在只能等待高层的指令,是让财政部优先解决,还是专项资金拨款。”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本报记者,“这个问题不是个案,国家应尽快理顺我国的能源管理体制问题。”
孟宪淦表示,《可再生能源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对全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统一管理。但现实却是,现在出台的多项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均涉及多个部门,其中能源主管部门多是“夹心层”,并不能实施统一管理,因此政策操作起来难度更大。
“体制问题需要时间理顺,现在我们只希望国家尽快明确2012年之前补贴欠款的解决办法,同时维护《可再生能源法》的执行刚性,优化补贴结算方式,加快结算速度,缩短结算周期,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一位可再生能源企业人士说。(原题目:可再生能源补贴旧账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