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地的尴尬
企业高调备战小型分布式风电,是因为在大基地风电项目建设中遇到了障碍。
“国家鼓励发展小型分布式风电,就是要引导开发商做出调整。”上述国有风电开发企业总经理无奈地对记者表示,尽管过去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项目开发上,但大基地风电项目建设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大基地的风电项目建设运营目前都是微利的水平,当地无法消纳、电网配套还不完善也不能实现远距离输送,导致电网限电对我们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对运营商的收益造成影响。如果运营得好,现在是微利的水平,如果投资控制运营不好也有亏损。”说起目前大基地风电项目的境遇,开发商们一筹莫展。
中国风电产业正面临着双重夹击。“一方面由于电网建设与风电开发利用不能做到有效对接,造成了风电上网难,风电装机容量的有效利用率较低;而另一面,现阶段可开发利用的陆上优质风电场资源日益减少,而海上风电短期内又难以进行大规模开发。”在李胜茂看来,大规模发展分布式风电,鼓励风电项目分散式接入电网,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大规模集中式的风电项目开发和小型分布式风电项目的开发应该齐头并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不可回避的挑战
然而,以小型风电场为载体的分布式风电项目,无论是对风电开发商、风电设备制造商还是电网企业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李胜茂看来,风电运营商要在小型分布式风电领域内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做大做强,就必须广泛布局,而因此带来初始投资较大,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的问题,这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另外,对风电开发商来说,低速风区小型风电场的选址与建设更具技术含量,对其挑战较大。”
这无形的门槛,也成为了部分企业手中迅速打开低速风区风电项目市场的敲门砖。
“综合来说,我们会更有优势,过去做风电项目比较多,对风资源的判断和机型选择更有经验。”上述国有风电开发企业总经理颇有自信的对记者表示,目前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不会因此而受到挑战,但小型分布式风电对风机的稳定性要求更高。
而秦海岩强调,尽管分布式风电相对于大规模集中建设的风电对电网的影响较小,但未来发展的关键,依然有赖于电网公司给予强力的支持,而在此之前,分布式风电项目能不能够实现就地上网就地消纳依然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