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中电观察】“十二五”新能源领先抢跑

【中电观察】“十二五”新能源领先抢跑

2011-03-30 来源:中国电力报 浏览数:5617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吴钟瑚

  2010年10月,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在北京开标,经过多轮角逐,中标价格全部压到了每千瓦时0.8元以下,最低的竟然降到每千瓦时0.62元,几乎与陆上风电价格相当。

  殷立: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吃螃蟹,你怎么能知道螃蟹的滋味?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很多东西,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风电需审慎考虑吸纳能力及运营方式

  然而,风电低廉的中标价格,也让很多业界人士为之担忧。

  吴钟瑚:海上风电,对咱们国家而言,现在才刚刚开始,但是一窝蜂都在搞。因为海上风电跟陆上风电有很大不同,必然会遇到运营成本、设备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企业要达到预期,有热情的同时,也要慎重投资,要考虑赢利,才能健康发展。

  除了为企业的赢利前景担忧,风电行业统筹不够、并网、消纳以及设备质量等问题,也引起了学界和政府的一致关注。那么,风电设备的质量真的让人如此堪忧吗?天津滨海新区的大神堂风电场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已经并网发电的风电场。

  目前,大神堂风电场已经转入试运营,在招标过程中,他们非常注重风机制造的资质和国际认证标准,因此,大神堂风电场的风电设备不存在质量问题。

  李双平告诉记者,目前主要的硬件设备还没有发现故障,暴露的问题也大部分都属于控制系统,都是程序上的问题,硬件设备还没有出现质量问题。

  秦海岩:中国风电产业刚刚起步,在风电发展过程当中,无论是中国的品牌风机还是国外的品牌风机,难免会出现个别的质量事件和事故,首先这些质量问题都是在正常的事故概率范围之内,同时也是一个客观规律。我不是说这种事件和事故应该出,但出事故却是不可避免的。

  在中电联召开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新闻通气会上,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透露,“十二五”期间,风电的发展节奏将得到适度控制。

  殷立:开发海上风电,政府可能是在以这种特许权招标的方式探索风电建设的新路子。我们的陆上风电,绝大部分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但地方政府审批核准的上限是不超过5万千瓦,这种方式不适合整个风力发电的大规模发展,因为我们风电场一装机就是100万千瓦、200万千瓦、300万千瓦甚至更大规模。这不是形成规模效益和规模经济的一种方式,也不利于整体开发风能资源。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1亿千瓦并网目标落定 风电投资将减速
阅读下文 >> 2011年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8922&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