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解读华锐: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新经典

解读华锐: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新经典

2010-12-23 来源:人民网 浏览数:1815

  各项工作齐头并进,齿轮箱风机定下来后,就得找合格的零部件供应商,当时没有几家供应商会做风机零部件,和华锐一样都是从零开始。

  华锐对供应商说:“生产风机零部件不知道能不能赚钱,是机遇也有风险,华锐无法给你承诺。”最终,看好风电和华锐的供应商与华锐达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战略同盟。有供应商回忆当时的情形:“与华锐合作是对了,当时要是没合作现在都来不及了。”

  千头万绪、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华锐的成立也许可以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大地上悄然诞生了日后的风电冠军。

  兆瓦级:吸取柯达教训

  抓提前量,打市场空白

  俗语说:赶早不赶晚。这句俗语谁都知道,而能在实践中成功运用却是另外一回事。

  2006年华锐入行的时候,千瓦级风机(如600千瓦、750千瓦)的地位与现在兆瓦级风机一样占据市场主流,更为诱人的是,由于这种产品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供不应求,当时千瓦级风机为整机企业创造了高额利润,2007年时单位价格可以卖到6200元/千瓦甚至更高(而今的1.5兆瓦风机平均价格为4000元/千瓦),风机的升级换代自然少有人问津。

  其实,当年在发达国家市场已经开始销售效率更高的兆瓦级风机,GE、VESTAS等国际巨头已掌握了兆瓦级风机的设计和生产,但他们利用其垄断地位,在海外做兆瓦级,在国内做千瓦级,人为分割市场。不仅是国际巨头,国内企业也故意推迟开发兆瓦级风机的时间表,享受着千瓦级风机的高利润奶酪。

  类似的情景在市场竞争历史中并不鲜见,曾经的柯达胶卷风靡全球,大多数中国人多年前的相册中,都会有柯达胶卷留下的回忆。而今,柯达的产品却难寻踪迹,他败在了胶卷向数码的升级换代中。

  在数码胶卷还未问世时,实力雄厚的柯达早已研发出数码产品,舒服的日子使他忽略了市场竞争的残酷。再等等吧,胶卷时代的利润还没吃干榨尽,过一两年再推出数码产品也不迟。始料不及的是,其他公司抓住机遇,提前推出数码产品,迅速占领市场,等柯达反应过来为时已晚,再想追赶已回天乏术。

  “所有的整机制造商都知道兆瓦级风机是大趋势,就是没有人愿意如此快地结束千瓦级风机的高利润时代。”陶刚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华锐率先打破了这种僵持局面。”

  作为后来者的华锐面临两种选择,其一,生产利润高昂的千瓦级风机;其二,直接生产兆瓦级。结果不言自明。

  陶刚对记者说:“选择兆瓦级风机,既顺应风机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又能抓提前量打市场空白,是华锐后来居上的关键选择。”

  后来的市场占有率印证了华锐选择的正确性。

  华锐放弃了生产千瓦级风机的打算,直接从德国引进更高级别的兆瓦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2006年6月华锐出产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化1.5兆瓦风电机组,2007年生产1.5兆瓦风电机组500台,4月中国第一个国产化兆瓦级风电场 ——华能威海一期13台风电机组一次性通过预验收。

  华锐风电兆瓦级机组的率先出产使其迅速获得了大块市场份额,而国内其他企业的第一台1.5兆瓦机组晚了一年多,在2007年底才出产,于是众厂商也只能眼看华锐迅速占领市场。

  2008年,也是华锐,生产出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3兆瓦机组出产;12月,中国第一台海上3兆瓦机组也在华锐问世;2010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台有自主知识产权、单机容量最大的5兆瓦风电机组,又诞生在华锐总装厂。

  如果说风电整机的竞争像长跑,华锐总想把处在第二位的运动员落得远一点。看得出来,华锐自从登上中国第一的宝座,步伐越来越快,引领中国风机的升级换代直至今日……

  “市场不会给犹豫者留下多少空间”

  回过头来总结华锐的成功能看清很多问题,尤其是旁观者的立场也更加客观。

  “站在外面看华锐,我认为,他抓机遇的能力比别的企业强。”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对《中国能源报》记者总结道,“2004年时,不光是准备进入风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人犹豫,已从事多年的厂商也看不准,决心最坚定的就是华锐了。看不准,投入就上不去,有了决心才敢投入那么大。”

  华锐当年是否已经看准了风电产业后来的迅猛发展趋势,记者不得而知,但其决心之坚定、投入手笔之大,是行业内有目共睹的。

  老牌风机厂商犹豫是不是继续加大投入、犹豫是不是应该马上推出更新换代产品,准备入行的厂商犹豫应不应该转向风电领域,政策会不会持续支持……

  华锐不想那么多,四处融资、组建公司、引进技术、找零部件供应商、选厂房、买设备、找客户,全体员工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火速铺开。

  到第一次兆瓦级风机低价中标时,名不见经传的新军脱颖而出,打了同行一个措手不及。

  陶刚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华锐对重大决定从不拖拉,因为市场不会给犹豫者留下多少空间。”

  这只是华锐小试牛刀的第一次不犹豫,第二次不犹豫则使他在中国乃至亚洲甚至全球风电史上谱写了多个第一。

  2007年,上海市下决心赶在世博前搞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东海大桥风电场,安装34台3兆瓦的风机,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夹芯材料在使用寿命年限内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阅读下文 >> 光伏太阳能路灯市场前景分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8121&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