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内蒙古风电博弈局

内蒙古风电博弈局

2010-04-24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浏览数:1478

  作为风电产业的核心参与者,风力发电场对自身所经营的事业并不抱有绝对的信心。“无论如何风能电力只是传统发电能力的一种补充,电力集团对风电和火电的待遇是有差别的。”某风电场员工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

  据电力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内蒙古鄂尔多斯(14.66,0.04,0.27%)市薛家湾某火电站员工月平均工资达5000元,而同一电力公司的风电站员工月平均工资不足3000元,并且风电站员工多驻扎在远离市区的山地,工作环境极为艰苦。

  目前多数风电场处于亏损状态。除五大电力集团投资的风电场之外,还有其他投资方投资的风电场。目前内蒙古风电运营企业共计有60多家,这些企业都在为风电外送“被限行”而感到担忧。

  因为入网困难,非五大电力集团运营的风电场电能损失更多,某电力新能源公司在内蒙古辉腾席勒草原风电站3个多月的时间里因弃电而损失近亿元,而巨资投建的风力发电设备正在草原的狂风中快速折旧。

  电网逆水行舟

  与风电场一样因风力发电无法入网而“闹心”的还有各级电网公司。风电无法上网被许多人归咎于电网的不合作,电网公司在这场狂欢中看起来像是个不和谐的忤逆者。

  对于内蒙古风电机停转事件,国家电网一直保持缄默,但国家电网的信息发布平台“国家电力信息网”日前指出:“凡是国家正式批准的风电项目,接网率在90%以上,而地区级规划的风电项目,接网率不到60%。风电的发展一定要和国家的电网建设相适应。”

  显然国家电网也对无序建设的风电项目颇有微词,同时也不愿把入网困难归因于电网自身。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指出,“内蒙古等个别地区出现风电弃风现象,一方面是特殊天气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电网建设滞后、调节能力不足造成的。”

  近期,国家发改委两次到内蒙古考察风电外送事宜,并且下发通知,要求国家电网统筹全国电力市场,尽快提出有效消纳风电的方案。然而,国家电网至今仍未交出答卷。国家电网下属的华北电网一位不具姓名人士表示,在风电发展过程中,地方的主导力量强大,当时国家电网较少参与,最后导致了电网脱节,现在想要并网存在很多难题。

  “风电有效入网不仅有技术上的障碍,还有经济效益的考量,这涉及电网改造,还要整体改变发电方式的协调与调度制度。”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程锦锥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

  在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产业中存在的输送困难问题,甚至被归因于电网分离。

  “电网分离后,新发电方式多由发电厂创造,但与电网接入的考虑却被忽略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某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

  虽然地方政府极力斡旋与国家电网之间的合作关系,但收效甚微。国家电网无意为无序发展起来的风电场埋单,国家电网相关发言表明了这样的态度。

  “要解决风电弃电问题,不能只对相关主体提要求。如何保障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值得政府认真思考。只有设备制造商有一定的利润,发电企业有一定的效益,电网公司有一定的激励,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风电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国家电网宣传部某负责人表示。

  就在3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一行与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在京举行会谈,会谈中双方谈及内蒙古风电项目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两个待建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输电规划也已纳入东北电网“十二五”规划中。

  但双方并未就如何解决已建成的风电产能外送问题进行讨论,一位接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人士透露,跟地方电网公司的协作也许是最后的选择,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样会面临诸多困难。

  内蒙古电力集团作为内蒙古地区的电网运营公司,对于风电入网困难有着切身体会。该集团总经理张福生表示,内蒙古属于供电大区,但是并不属于用电大头,尤其是冬季,自治区的电力需求基本属于生活用电,火电电能就足够使用。

  内蒙古自治区寒冷的冬季决定了供暖用电基本只能靠火力发电,这就会造成风电闲置,而这是一年中风电电能最为强劲的时候。

  据张福生介绍:冬季午夜之后,内蒙古电网通常最低负荷约1230万千瓦,其中火电供热机组供电1200万千瓦,留给风电的余量负荷所剩无几。

  原因还不仅限于内蒙古火电电量已完全满足需求。由于某些风电场选址偏远,就连当地电网在试图接入时都感到困难,这也是风电入网困难的原因之一。

  北方联合电力公司一位工程师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透露,有的风电场选址只考虑风能最大化,而不考虑输送电成本最小化。1公里的输电线建设需超过50万元的成本价,令电网公司望而却步。

  一半是火焰

  地方政府:风电“虚火”引燃者

  风能发电行业并不都是冰冷的海水。与风电运营企业以及电网公司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那些对发展风能产业充满热情的地方政府和风能设备制造商。

  而在烧这把火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引火者”的角色。几乎在每一项风力发电建设工程中,都能看到地方政府忙前忙后的身影。

  从引进投资者、说服银行放贷、设备招标、施工者招标、扶植地方设备厂家到协调电网与电厂合作,地方政府几近无所不包。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史立山:国家能源局正在加快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阅读下文 >> 酒泉“借风”之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5683&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