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县留福镇青年农民祁学力一直有个风力发电机的发明梦,为之奋斗了13年的他,获得5项国家专利证书。近日,当地一家公司把其专利产品投入生产的消息一传出,来自印度、德国、挪威、比利时等国家的订单纷至沓来。祁学力被人们亲切地称作“乡村爱迪生”。
祁学力1966年出生于沈丘县留福镇瓦房庄村。1984年,他参军到部队做了一名汽车维修师。营区驻地风能资源丰富,装有几台风力发电机,来自豫东农村的祁学力头一次见到这么新奇的东西就被深深地吸引。生性爱钻研的他渐渐发现,现有的风力发电机存在运转慢、风能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亟须改进。1998年转业后,祁学力回沈丘县城开了一家汽车修理部,生意很红火,但是改进风力发电机的梦想却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2004年,祁学力转让了汽车修理部,把家里的几间旧房改造成实验室,专心钻研风力发电机。一家人对此都不理解,父母说他不务正业,而歇业不赚钱更是引来妻子的满腹牢骚。祁学力干脆每天吃住在实验室,满脑子都是风力发电。制出样机后,他用三轮车拉着满街转做试验,围观群众说他是神经病。
很快,祁学力发现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动化控制程序的设计。为此,他专门带上设计资料和实验数据来到郑州工学院向自动化专家求教。2005年秋,祁学力带着样机到了风力资源丰富的河北张家口郊区山头做实验。白天骄阳似火,夜晚寒冷刺骨,艰苦的环境丝毫没有让他动摇。几年的实验,他不仅花去家中所有积蓄,而且欠下10万元的外债。
经过艰辛努力,祁学力发现机械加电控能很好地解决流体动能阻力问题,他欣喜地带着资料到西北工大电机工程学院请求帮助生产设计每秒25转的低速永磁电。没多久,他的第一台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制造出来了,各种测试均合乎设计标准。在此基础上,他又取得了小型无坝发电机组、自然水流发电机组等多项发明专利。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设计,这些产品将大大提高风能的利用率!”中国风力发电专家组权威施鹏飞教授对祁学力的发明给予充分肯定。祁学力告诉记者,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要研制生产100千瓦、1000千瓦甚至更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组,让自己的发明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