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远卓又从战略、战术和话术上为其做了系统的开锋,让其品牌表现立即锋利起来,从“品牌出生”、“品牌现状”再到“品牌未来”,都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生动地表现,去充分满足消费者大大小小的需求,随后的销售自然是顺风顺水,业绩快速提高。
关键三,不仅缩小有效,若是在“放大空间”或“扩大范围”之后,巧妙地转换角度,巧做“鸡头”,也会让我们看到意想不到的变化,从而为品牌快速增加优势,快速助其提高销量。
先看看日本锦鲤的趣事,这是一种比较神奇的鱼。如果你在小鱼缸里饲养锦鲤,它只会长到两三寸长;如果你把锦鲤放到大缸或小池塘中,它就能长至六寸到一尺长;若把它放到再大一点的池塘,它就能长到一尺半长;如果你把锦鲤放到大湖之中,让其不受限制地充分成长,有朝一日它可能会长达三尺。很显然,日本鲤鱼能长到多大,与池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一些品牌也是这样,若是将其放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来看,其优势很小或很不明显。若是换个角度来看,将其放到更加广阔的空间来看,跳出一个县、跳出一个市、跳出一个地区、跳出一个省,乃至放到整个国家或国际上来看,其品牌优势就更加明显、更加强大、更加锋利。
例如,远卓品牌策划公司在为贵州省一个区域的茶叶公共品牌服务时,其品牌“名不见经传”,影响力很弱,优势在当地和贵州都很难凸现出来。当我们转换角度,把它放到中国这个层面来看时,“空间”变大了,其优势就很明显了,然后我们再给出“贵人之茶”的精准定位,辅以一系列“贵”的支点,品牌顿时变得十分锋利,后续的传播和销售自然会越来越顺畅!
所以,任何元素或资源的价值,都要取决于“怎么看”,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来看,或者说把它放到哪里去用。对于一个茶叶品牌来说,其拥有大量的本地资源,若只是从其所在的一亩三分地来看,这些资源要么没有价值,要么价值不大,因为“仆人眼里无将军”,“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大家便“只道是寻常”。
关键四,不仅换一换“空间”很有效,能帮助品牌跳出限制,实现“距离产生美”,彰显品牌的各种优势,而且,若能换一换“时间”,也同样能帮助品牌跳出限制,实现“距离产生美”,为品牌带来新的优势。
正如有些品牌资源,在当时看来,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等到世易时移、时过境迁,也会变得有价值或价值更大,甚至变成“宝贝”,这是“时间”的问题,也有眼光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把握、如何利用。
例如,一条没有污染的河流,一片没有污染的土地,在三十年前不算什么,现在却价值连城!再如,一条没有污染的野生黄鳝,一斤家养土鸡生出的鸡蛋,一篮自留地种出的蔬菜,一块家中老枣树制作的砧板等等,在三十年前同样不值一提,但在今天,这都是绿色宝贝,一物难求!
再来看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故事。
课堂上,一位教授向他的学生讲述如何正确对待压力。他举起一杯水,笑着问道:“这杯水有多重?”从20克到500克,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其实这杯水具体多重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你举杯的时间有多长。如果你只举一分钟,即便这杯子重500克也不是问题;如果你举杯一个小时,20克的杯子也会让你手臂酸痛;如果你举杯一天,恐怕就需要叫救护车了。”老师说。
“时空力”由“时间力”和“空间力”一同构成,看起来平平常常,但平常中,一旦“时间”改变或“空间”改变,背后的力量就会改变,结果也会改变。若能在品牌运作过程中坚持运用“时空力”,则能不断为品牌快速增加优势,快速提高销量。
关键五,从道德意义上来说,“时空力”策略无所谓好坏,借助它来做好事可以提高成功率,做坏事同样也可以提高成功率,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医生可以拿着它去为病人做手术,犯罪分子可以拿着它去谋财害命。刀没有变,只是人变了,动机变了,结果也就大相径庭了。所以,我们必须有一颗健康的心来利用“时空力”。
国内外都有很多与此相关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和狼狈为奸就是两个典型。大家都比较熟悉,其不仅揭示了借势与合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狐狸、狼狈都巧妙利用了“时空力”。
例如,在狐假虎威中,狐狸和老虎一起出现,狐狸走在前,老虎走在后,各自的位置变了,所处的“空间”变了,一前一后,但狐狸并未跳出老虎的“势力范围”,狐狸的优势自然就瞬间增加了,就像一件“假洋鬼子”品牌的衬衫,质量与地摊上的一样,甚至不如地摊货,一旦放在高端商场里销售,价格会翻上数十倍。若“假洋鬼子”在这个商场内,还能与某个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比邻而居,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道理显而易见,位置一变,“空间”一变,“假洋鬼子”就沉浸在了商场和国际大牌一同营造的“势力范围”之内,“假洋鬼子”的优势自然就迅速增加了,“假洋鬼子”的价格自然就飙升了,这就是商业中的“狐假虎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再如,狼狈为奸的故事。为便于分析,这里将其内容摘录如下。传说狼和狈是一类动物。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恰恰相反,前腿短,后腿长。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有一次,狼和狈走到一户人家的羊圈外面,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但是羊圈高且坚固,于是它们合计之后想出一个办法,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把狼“托”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把羊叼走。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狼狈优势互补,这里我们要看到二者的“操作策略”,即,在优势不明显或不足时,狼狈是如何做的?答案是双方放弃了自身四条腿的“固有领地”,通过改变位置,营造了属于二者的“共同空间”,让双方的“长腿”优势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竞争力,顺利抓到了羊。
这里的关键是狼和狈必须在同一“时间”改变腿的位置,一起营造属于二者的“共同空间”,一同发挥二者的“长腿”优势。倘若二者改变的“时间”不一致,即使改变了腿的位置,也无法抓到羊。
很多传销或接近传销的做法都利用了这一操作方式。他们在一个相对紧闭的空间内,大家群情激昂,同时“发力”,“长腿”连接着“长腿”,令人一时间不辨真伪,难以招架,若是将时间再拖延到晚上或夜间,拖延到人人十分疲惫的时候,再引导一个人做出购买决定,那么,在疲惫和兴奋交织在一起时,一个人更容易做出冲动性的决定,于是“纷纷就范”,“主办方”也就自然会获利更多。
之所以如此剖析狐假虎威和狼狈为奸的故事,只是要强调“时空力”这一策略在价值观上无所谓好坏,不涉及到价值观评判,只有当事人的心态才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要做的是,怀着一颗正直的心去利用“时空力”策略,帮助弱小品牌快速增加优势,快速提高销量,最终帮助消费者高效率地获得适合自己的产品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