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国信集团与中国华电山东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重点推进即墨200万千瓦(2GW)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高达200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61亿千瓦时。
目前,华电山东公司已形成涵盖煤电、风电、光伏、供热、港口物流等完整能源产业布局,在青岛装机规模达到238万千瓦。此次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的推进,将显著提升青岛乃至山东的清洁能源比重。
据公开信息,中国华电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特大型中央企业,连续14年进入世界500强。而国信集团作为青岛市唯一将海洋产业纳入主业的市直企业,紧密围绕青岛现代海洋产业“4+4+2”产业体系,构建形成海洋产业发展“三条曲线”。
双方合作打破了传统项目开发的单一模式,创造了“央地合作”新机制。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国信集团将借助华电海上风电项目,强化产学研协同和产业链联动,吸引风电装备上下游企业集聚,提升本地配套率。这种合作模式顺应了当前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趋势。
华电即墨海上风电项目的特点在于其综合性能源开发模式。项目不仅单纯发电,还将配套开发海水制氢、波浪能、漂浮式海上光伏等新型能源系统,并探索建设“人工渔礁+底播+网箱”的复合型海洋牧场体系。这种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的思路,极大提升了项目的经济性和生态价值。
华电此次投资是山东海上风电发展的一个缩影。根据《山东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山东省拟布局“环渤海”“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
目前,山东已建成全容量并网海上风电场13个,总装机容量5214MW。除已并网的项目外,山东省仍有20个、总装机量约15.4GW的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中。
华电集团在山东的海上风电布局不止青岛项目。此前,华电集团烟台龙口北100万千瓦海风项目也已启动前期工作,显示出华电在山东海上风电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据大众日报消息,今年6月,省委书记林武在山东大厦会见了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一行。林武、江毅分别介绍了山东省和中国华电集团发展情况,围绕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强能源保供、加大在鲁投资力度等交换了意见,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交流沟通,深化拓展合作领域,携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华电与国信此次“牵手”,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合作,更是推动海洋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