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2日,全球风电盛会—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南京土星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将亮相展会,展位号:W3-A01。
公司:技术驱动,实力领航
南京土星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土星视界”)自2020年成立,便深耕能源电力行业。凭借声学与机器视觉领域多年技术沉淀,围绕发电、输电、变电和配电等场景,提供“场景 + AI”一体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国网、南网、国能、华电、中核等众多行业龙头。
土星视界参与多项标准编写,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软、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认证,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获5轮投资。强大的团队是其发展基石,成员半数以上拥有硕士学历,9名博士,多人获“双创人才”、“双创博士”称号。
作为声纹技术驱动企业,核心团队多来自中国声学学科发源地——南京大学声学专业。土星视界与南大深度产学研合作,共建省级研究生工作站,依托南大声学所优势,公司在声纹技术领域成果丰硕:率先攻克高空风噪与无人机噪音干扰难题,研制全球首款无人机挂载式声纹相机;与南大联合研发的智能声纹相机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助力宁夏电力公司获“国网变电主设备声纹算法比武一等奖”;参与制定声纹技术相关标准;联合头部主机厂研发的风机叶片内部裂纹预警产品填补行业空白,积累多项声纹技术知识产权,实力领先行业。
产品:AI赋能,数智化升级
风机叶片内部缺陷监测预警系统
随着老旧风机数量激增,新建风机叶片长度增大,叶片内部发生结构损伤的概率大幅增加,风电企业用户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叶片检维修,直接影响企业发电效益与生产安全。
土星视界基于声纹识别和AI大模型技术的风机叶片内部缺陷监测预警系统产品,能够全天候在线监测分析风机叶片异响、结构损伤、高能量冲击、零部件脱落等缺陷,帮助风电企业用户和运维单位早期诊断叶片失效问题,避免叶片断裂和倒塔等事故发生。系统采用“云–边–端”架构,“端”侧在叶片内腔部署工业级声纹传感器和防雷装置,实时稳定地采集叶片运行声纹数据,“边”侧在轮毂内部署边缘计算终端,完成声纹算法推理,智能诊断并上报状态,“云”侧基于风机叶片在线监测平台,集中管理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告警推送、可视化展示和趋势分析。
目前,公司产品已成功在国能、国电投、华电、大唐、中核、中广核等发电集团17个省份区域,累计部署近千台风机,与国内外绝大多数头部主机厂商开展深度合作,积累了许多叶片结构损伤检测真实案例和丰富的AI工程化应用经验。
新能源场站智能化平台
近年来,各大发电集团先后印发新能源场站智能化相关标准规范和指导意见,围绕“集中监控,区域运检,无人(少人)值守”开展智慧场站建设。土星视界依托在电网领域多年的图像识别与智能分析经验,推出新能源场站设备智能巡视、风光线一体化无人机巡检、智能安全管控等解决方案,助力场站实现智慧管理、无人值守。
※ 设备智能巡视:通过土星视界AI智能巡视系统,接入视频监控、轨道机器人、无人机、声纹、动环、消防等感知设备,全天候自动识别设备状态和缺陷数据,动态监测环境异常变化,对升压站各类一二次设备进行远程监测与诊断分析。
※ 风光线一体化巡检:基于自主研发的缺陷图像识别AI算法,与无人机深度融合应用,形成了覆盖风机叶片、光伏组件、集电线路的一体化无人机巡检解决方案,实现跨场景、跨设备的智能化巡检闭环。巡检数据汇聚至土星缺陷图像识别工作站,系统可智能分析并生成报告,大幅缩短隐患处置时间周期。
※ 智能安全管控:充分利用原有安消防监控系统和无人机,对新能源场站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监控,一旦出现人员入侵、明火烟雾、车辆闯入等紧急情况,系统将自动触发告警报警,并上传至集控中心,实现从异常发现到应急处置的快速闭环。
精彩回顾:CWP2024,实力绽放
在CWP2024展会现场,土星视界重点展出行业首款基于声纹识别技术的风机叶片内部裂纹预警产品。相较于振动、光线光栅和声发射等技术,声纹识别更符合第一性原理,但也面临诸多技术难题。现场演示中,该产品成功对早期裂纹进行有效预警,吸引大量业主单位与主机厂关注。此外,基于声视融合技术的风光线智能巡检与场站智能化产品,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获央视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