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至23日,分别由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风力发电机组 滑动主轴承技术规范》、《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变桨轴承型式试验技术规范》以及由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风力发电机组焊接件有限元分析技术规范》三项能源行业标准启动会在呼和浩特顺利召开。会议由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电机械设备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风电机械设备分委会”)主办,来自整机、业主、部件厂商、检测认证机构等20多家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风电机械设备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俞黎萍、委员杜广平主持。
会议简讯
1、风力发电机组
滑动主轴承技术规范会议开场,来自金风科技轴系团队TL的王忠忠以《风电滑动轴承技术概述》为题进行了分享,报告指出,随着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加速,传统滚动轴承在制造、运维及成本上面临瓶颈。滑动轴承因具备模块化设计、塔上可更换、承载能力强等优势,成为行业技术转型的重要方向。河南和实科技有限公司教授戴亚辉以《风力发电机组滑动主轴承材料与性能》为题系统分析了滑动主轴承在风电领域的应用优势。相较于传统滚动轴承易磨损、寿命短(陆上风机20年故障率达25%)、维护难等问题,滑动主轴承凭借高承载能力、低接触应力、可更换设计及减重降本等特性,显著提升了可靠性与经济性。标准编制方面,金风科技高级机械设计工程师刘连圣就标准编制情况进行了汇报,《风力发电机组 滑动主轴承技术规范》重点聚焦材料规范、工艺要求及测试方法。全体与会专家针对标准草案整体内容展开讨论,提出滑动轴承使用寿命需匹配风机20年的设计寿命,并针对轴瓦加工精度、结合强度、工况模拟等设定量化指标。
2、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变桨轴承型式试验技术规范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洪源(左一)结合《风电机组偏航和变桨轴承典型问题分析》提出,当前偏航、变桨轴承
常见故障(如刹车盘开裂、异响,螺栓断裂、锈蚀、保持架失效等)需通过参数调整和标准细化进行规避,以提升可靠性。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高级主管李建桥(左二)就《变桨、偏航轴承认证要求与常见故障介绍》阐述了变桨与偏航轴承的设计评估、型式测试、认证资料规范及其常见故障(如接触应力、密封保护等),强调了实验设备与方法的匹配性。金风科技高级实验工程师彭涛涛简要介绍了标准的修订情况,全体与会专家针对标准技术内容的适用性展开讨论,就试验判定原则达成共识,明确了以功能失效而非单纯外观剥落作为判定依据;并优化油脂检测策略,要求取样位置靠近轴承关键区域;同时,针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规范性,会议提出需统一报告格式并强化动态监测参数(如温度、扭矩)的预警机制。会后工作组将梳理专家意见,加快形成征求意见稿,确保试验方法、设备要求与判定规则协同一致。
3、风力发电机组焊接件有限元分析技术规范
首先,中车山东风电有限公司仿真分析技术主管梁安阳作《风电机组焊接结构安全性评估》专题介绍,介绍了焊接结构安全性评估模型建模过程、极限工况下焊接结构安全性评估以及焊接结构的疲劳损伤评估和动态特性评估。随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主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翁海平分享了《焊缝极限仿真的常用方法对比分析及测试验证》,系统阐述了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常见焊缝结构计算分析对比及焊缝应力测试。在标准讨论环节,项目负责人翁海平对《风力发电机组焊接件有限元分析技术规范》的任务来源、标准编制背景及主体框架进行简要介绍。随后,与会专家就标准的范围、检测方法及行业应用可行性展开热烈讨论,并结合实际工程需求提出优化建议,为后续标准修订奠定了实践基础。目前有限元技术应用缺乏统一准则,该项标准的研制有助于解决机组大型化发展趋势下焊接结构可靠性问题,为行业提供规范化的分析方法和评价依据。
下一步,各标准工作组将广泛征集行业内意见,结合专家反馈意见尽快完善标准草案并形成征求意见稿,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按时完成标准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