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山东“十四五”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山东“十四五”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021-06-15 来源:能源杂志 浏览数:449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国家战略、全球共识。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彰显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担当,也是推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山东“十四五”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国家战略、全球共识。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彰显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担当,也是推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今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做出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并明确指出要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将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以煤电为主体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输配用各环节的功能定位和特性将发生重大调整。
  
  山东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省第二大电源类型。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541万千瓦,比“十二五”末增长307.3%;发电量633亿千瓦时,比“十二五”末增长198.6%。其中,光伏发电、风电装机分别位列全国第一位和第五位,利用率达97.8%以上。
  
  山东省电力系统迫切需要系统的转型升级。随着山东省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高,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运行特性发生根本改变,现有的电力系统无法支撑新能源的巨量接入。需要依托技术升级和电力规划设计、标准体系、调度运行、生产运营管理等整个模式的革命性变化,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内外统筹,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
  
  山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压力较大,必须寻找一条科学路径,兼顾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山东省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仍然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过4亿吨标准煤,占全国8.5%,居全国第一;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约8%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山东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偏煤、偏重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全省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煤电占电力总装机容量比重分别为67.3%、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和16个百分点。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4%。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电力行业要承接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转移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压力巨大。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形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更好的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山东省能源局编制完成《促进全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从可再生能源开发、消纳、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二十条支持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内外统筹拓展可再生能源开发空间、多措并举保障可再生能源集中消纳、改革创新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就地就近消纳、放管结合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根据《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山东“十四五”将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计划,以光伏发电、风电为重点,以生物质、地热能、海洋能等为补充,因地制宜推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协同化发展。
  
  按照内外统筹的原则,“十四五”期间山东积极开发海上风电资源,“十四五”海上风电争取启动1000万千瓦;充分利用鲁北盐碱滩涂地和鲁西南采煤沉陷地,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2025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力争建成投运容量2000万千瓦左右。
  
  山东将加快推动“外电入鲁”通道配套电源的优化调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多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支持省内能源企业“走出去”,主导或参与配套可再生能源电源基地建设。到2025年,建成省外来电可再生能源配套电源基地装机规模力争达到1000万千瓦。
  
  此外,在统筹可再生能源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战略下,“十四五”期间,新增乡村分布式光伏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生物质发电装机50万千瓦;新增城镇分布式光伏装机500万千瓦左右。
  
  以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应充分发挥“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优势与效用。近期,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报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山东省按照“统筹规划、规模开发、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原则,组织完成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试点项目申报。
  
  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的组织上,鼓励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提出实现“零碳”绿色供电的目标任务。在调节能力上,要求项目提出充分发挥内部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配备储能设施、加强源网荷储多向互动的具体措施,开展对系统调节支撑、备用容量需求的分析;明确内部发用曲线耦合、一体化负荷聚合模式以及与主网相联的方案,力求物理界面与调控关系清晰明了,原则上不占用系统调峰能力。
  
  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的组织上,要求项目提出电源侧灵活调节作用或合理配置储能的具体措施,开展对送电主网调峰压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分析。稳妥实施“风光火(储)一体化”,优先依托存量煤电项目推动风光火(储)一体化发展,项目内的煤电机组需实施灵活性改造;鼓励“风光储一体化”,综合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开发成本等因素,优化配置风电、光伏发电比例和储能规模。
  
  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发展模式下,电网企业的规划建设与运行模式需要进行深刻变革。需要改变大电网集中消纳的传统模式,将由上到下的大网统筹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转变,实现可再生能源优先就地、就近消纳;电网规划要服务于用电台区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多能互补模式的实现;加快配电网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智能发电、智能调度、智能运维。

【延伸阅读】

【工业能源圈】远景能源娄益民:风电发展急需跳出 “发电上网”单一模式

全球风电盛会CWP2025盛大启幕!风电产业“风向标”勾勒能源转型新蓝图!

AI驱动新能源数智化未来--岳能科技与华为携手登场CWP2025北京国际风能展

特变电工新能源亮相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 | CWP2025,见证突破

洛轴携多款国产首研风电轴承亮相CWP2025,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邹磊会见西门子能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鲁赫

绿色能源产业联盟大会召开!东方电气集团与青岛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大唐蒙东新能源事业部与兴安盟科右前旗政府签署5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发框架协议

国家能源集团在琼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主体工程开工

国家能源局局长: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

能源巨头停止开发2GW海上风电项目!

总投资40.9亿元!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面开工

《河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

风企唯一!远景能源入选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

美国前能源部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一行到访明阳集团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与国泰海通证券公司开展工作座谈

锡林郭勒盟智汇新能源内蒙古西乌旗20MW分散式风电项目全部风机吊装圆满完成

两部门:加强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开发利用

辽宁公布新能源存量项目实施方案

宁夏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

阅读上文 >> 进入后补贴时代!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正式发布
阅读下文 >> COP26全球风能联盟正式启动,标志着风电新时代的到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6289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