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海上风电 > 到2020年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将达1000万-1500万千瓦?

到2020年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将达1000万-1500万千瓦?

2016-04-25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965

“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行业整体上实现了高速发展,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29亿千瓦,新增装机容量逐年增加,风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但与此同时,起步较晚的海上风电却发展缓慢。根据我国海上风电初步规划,到2020年装机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

  “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行业整体上实现了高速发展,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29亿千瓦,新增装机容量逐年增加,风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但与此同时,起步较晚的海上风电却发展缓慢。根据我国海上风电初步规划,到2020年装机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如何突破自然环境、技术、质量、政策等障碍?
  今天(4月22日),“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海上风电高层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友传等多位行业大咖发表了相关主题演讲。下面小编迅速带大家get现场精彩发言干货。
  某业内资深人士:海上风电装机目标不可急于求成
  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我们确定了海上风电5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当时大家觉得目标定低了。但现在来看,这一目标并没有完成。可见,海上风电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仍然面临以下几点困难:
  首先是电价机遇不足。通过多年的沿海风力资源勘察,我们得出结论,同样的风机,海上的发电效率其实没有高出多少。但海上风电现有项目的当地千瓦造价却是陆上的一倍。2015年我们把价格调整到标杆电价,然而现在整个行业仍然面临开工不足的问题。
  各部门协调难度较大。目前各部门对海洋的利用、规划各方有不一致的意见,这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海上风电装备市场规模较小且风险非常大。海上风电一年下来的新增装机量不到100万千瓦,可海上风电运输环境和检修难度都要比陆上大很多。一个30万千瓦装机的海上风电场大概需要50亿元的投资金额。如果按照20%的资本金投入来计算,一个风电场需要10个亿的资本金投入。使得开发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十三五”海上风电规划目标到底定多少?
  据我了解,我国“十三五”海上风电规划装机目标将在1000到1500万千瓦,但是否能实现目前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如果不能取得制高点,那么风机制造产业也很难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其实目前海上风电的装备研发还是比较谨慎的。一方面是对市场未来很谨慎,另外也是对海上风电的市场风险非常谨慎。
  海上风电也是推动我国沿海地区能源转型的重要动力。我国目前整个经济的重心都集中在沿海地区。例如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省份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能源转型,那其它能源消费的小省则更难以推动全国的能源转型。
  目前我们还在做一些修补工作:
  尽量保证海上风电现有的发展水平不降,这使得“十三五”期间海上风电有一个较为稳定的预期。
  目前有一些省市的海上风电规划没有完成,仍需要进一步与海洋部门沟通。
  个人支持简政放权到各省,让愿意做海上风电的企业来充分参与。
  分享四点个人看法:
  我们需要为海上风电设定激励目标,然后稳步推进,不可急于求成。装备制造企业达到规模化发展阶段都需要经历一段过程。所以“十三五”的规划目标仍然不是约束性的目标,完不成就完不成,不用逼着任何一方去做这个事情。
  不要打民族产业的幌子。今后海上风电的市场一定是开放的,而且竞争很惨烈。
  我们绝对不能为了降成本而降成本。一定要交给市场,并不断完善扶持政策。
  关于海上风电规范和标准的出台时间可以慢一些,没有坏处。我们不要扼杀这个行业的活力。
  秦海岩: 海上风电投资成本将在2020年大幅下降
  海上投资成本是陆地风电的两倍以上,如何降低基础成本对于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施工专业水平和产业链发展的不断成熟,预计2020年将会是海上风电的节点,其成本将会大幅的下降。
  所以无论光伏还是风电,必须要捋顺补贴的根本逻辑:国家要在其成长初期给与补贴,让它的价格被整个社会认可接受;补贴的目的是为了拉动市场,使其保持一定市场规模给企业提供机会,以此把成本降下来。
  未来如何降低海上风电成本?我认为需要有三方面的推动力:
  一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根本动力。
  二是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价格政策、市场规模,从而保证市场规模,使产业能延续下去。
  三是需要一个成熟的工业链。欧洲的工业成本为什么上升?因为软硬件供应出现问题,运输安装专业的设备不足。产业链上下的通力合作非常重要,把大家的情况、经验总结出来,形成一套标准供行业使用,将有助于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
  陶友传: 海上风电目前最受关注的五大问题
  1、为什么海上风电机组额定功率为5MW?
  主要由于其成本构成。海上风电的额定功率越大越好。最大限额在叶片。但技术又需要时间验证,兼顾考虑后确定为5MW。
  2、双馈式还是直驱好?
  双馈式和直驱的效率曲线是不一样的,但发电量基本没有区别。
  双馈式传动系统部件复杂程度相当,但双馈式电机碳刷、 增速箱经常被质疑;直驱电机较复杂,可能存在外转子变形、电腐蚀等问题。
  目前情况看,2种传动系统可能长期并存。
  3、如何看待低风速风机?
  首先4类风区的低风速风机是一个不准确的概念
  可以为低风速应用进行优化,包括cp值、叶片
  4、采用了载荷控制技术,利润是否比较高?
  答案是否定的。尽管降低了部分成本,但海上风电在提高底盘安全性及打造高水平配套方面增加了更多的成本。
  5、2MW投标发电量为什么经常低于其它公司?
  10年前国外提出面积就是发电量,2MW单位KW风轮面积一直领先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在此呼吁,尽快统一相关计算方法
  此外,他还强调,风电在研究思路里有两点常被遗忘:第一,风电是有规律的,生命周期是四至五年。第二,精确计算方法是载荷的均衡性设计的核心。
  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于2009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2014年通过验收,系海上风电装备技术研究、系统设计、集成制造及其海上风电场工程技术研究的专业化技术研发机构,形成海上风电整机核心技术体系,实现海上风电核心技术领域技术创新。工程中心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采用开放协同方式进行应用基础合作研究和关重零部件合作研发;形成“应用基础技术研究——产品研发——集成示范——成果转化——公共服务——行业带动”的运作体系。工程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聚集了一批中国工程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等顶层科研人才,形成了以博士、硕士等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自主研发队伍。至今,成功实现了5MW海上风电机组开发与工程化,2MW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再工程化设计,开辟了分散式风电接入和微电网应用领域。自主研发和技术进步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是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装风电”)。海装风电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中船重工,是一家风电装备研制及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12年来,海装风电秉承“大集团、大产业、大战略、大联动”战略方针,以“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工程中心、风电装备制造、风电工程技术服务、风电新能源投资开发)为支撑,建立了国内六大总装基地(重庆、内蒙古、新疆、敦煌、江苏、云南)及海外风机总装维护基地,形成了“南北布局、陆海并举、国内外市场并进”发展格局。海装风电以工程中心为技术创新平台,掌握了风电科技核心技术,构建了风电全产业链,与国内外重要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产品机型涵盖我国所有地理和气象条件,产品遍布我国100多个风场,成为了中船重工的风电产业龙头企业和我国风电装备重要供应商。海装风电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创造价值,能为全球客户需求全面最佳解决方案。“十三五”期间,海装风电将在中船重工新战略目标指引下,紧密依靠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一陆两翼”战略(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海外风电市场并进),将海装风电发展成为中国最强风电集团。
  创新成果
  工程中心掌握了海上风电核心技术体系和风电装备正向设计能力,形成了“风电整机、风电场智能监控、新领域应用”等多项技术成果,包括:5MW海上风电机组的风轮直径最大、属国际首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第一个获得中国船级社海上风电机组设计认证;在风电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发明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舱内环境控制技术、系列变桨控制算法及机舱稳定性控制技术;延伸海上风电技术,实现2MW主导产品持续优化、升级换代,引领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进步;风电整机质量不断提高,实物质量接近国外风电机组水平;国内首推集中直流母线架构的商用孤岛智能微电网系统,进而为解决海岛生活用能开辟新径。
  1、科研项目
  工程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5.0MW双馈式变速恒频近海风电机组整机设计、集成及示范”、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近海5.0MW风电机组设计关键技术合作研究”、重大科技专项“2MW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产业化及示范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5.0MW近海风电机组研制及产业化”、“针对中国环境的分散式接入风电示范应用”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依托海装风电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自筹资金投入约3亿元,共获得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约5000万元。
  2015年工程中心获得重庆市科委“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主题专项”财政专项经费2000万元支持,该主题专项将围绕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在“超大风轮直径、大功率整机传动链设计、风电智能化、核心部件可靠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研制国际最大风轮直径、国内最大功率的陆上风电机组以及国际最大风轮直径海上风电机组,开发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风电机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形成国际重要的风电创新基地。同时,工程中心“十三五”期间计划探索10MW超导风机在风电领域应用、开展下一代陆上风电机组的探索和研究、进行智能微电网系列化研制和2.0MW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研制。
  2、获得的荣誉
  获得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其中包括:“2MW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产业化”获重庆市201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5MW风电机组整机设计、集成及示范”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2014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MW 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研制及其产业化”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201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H102-2MW风电机组”获2011年国家重点新产品。
  研发能力
  建成并投运了载荷计算与仿真分析平台、系统控制分析与测试平台和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测试平台;充分利用中船重工优势资源,联合中船重工第七二研究所、第七二五研究所、第七一二研究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对口设立了“海上风电海洋动力研究实验室”、“海洋风电装备防腐研究实验室”、“海洋风电机组检测研究实验室”;2012-2013年,在丹麦设立技术研发分中心并建成投运。以上平台及实验室均对外开放,为行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进一步提高工程中心研发能力,目前计划筹建的测试平台和实验室包括:“风电数据中心”、“风电新技术实验室”、“风电环境试验室”、“智能控制技术实验室”、“3MW全功率实验平台”以及“海上试验风电场”。
阅读上文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建立燃煤火电机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考核制度有关要求通知意见的函
阅读下文 >> 华电靖远五合风电项目正式建成投入运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4157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