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会上,夏天东校长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各位专家集思广益、不吝赐教,为液压传动和静压蓄能风力发电机组项目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项目组总负责人李仁年副校长向参会专家介绍了项目整体情况和工作进展。能动学院杨瑞教授介绍了液压传动和静压蓄能风力发电机组研制方案,详细汇报了主液压系统动作循环过程,并对其中设计选用的核心元器件作详细说明。

专家组经讨论并一致通过液压传动和静压蓄能风力发电机组方案评审,认为该方案有创新性,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可以投入实施。
李贵富书记对方案评审顺利通过表示祝贺,也感谢各位专家的辛勤工作和真知灼见。他强调,项目组成员要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认真修改,不断完善,努力将该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为国家风电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背景资料:
风力发电是目前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中国已把风能利用放在重要位置。2001年以来我国风电产业高速发展,截止2014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14609MW,世界排名第一。虽然风力发电优势明显,但随着风力机组功率大型化,风力发电的缺点也日益突显: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受气象因素影响,发电质量波动性很大;风力机变流器对并网电网比较敏感,低电压穿越问题比较突出,对电网要求较高;吊装作业复杂,维护维修困难、周期长,维修和生产成本高,用电费用较高,需要政府补贴。
2007年以来,兰州理工大学相关科研人员就对风力发电机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对如何把风力发电机机舱内的传动系统及发电机移到地面的研究方案进行多次论证,提出包括液压传动和机械传动多种设计方案。根据胡文瑞院士的意见,学校科研人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始了专门对风力机液压传动的研究工作。2014年学校确定将“风力机新型传输系统”项目作为重点攻关项目给予“红柳”学科建设计划高水平项目培育基金支持,并确定“风力机大功率机械能长程传动系统”和“风力机液压传动系统”作为主要研发方向。2014年6月,中科院胡文瑞院士主持召开“风力机动力新型传输系统”专家论证会,专家一致认为针对大型风机的高效能及轻量化的大功率机械能长程传动系统有创新性,具有实现的可能性。2014年11月,学校组织 清华大学 、酒泉市政府共同召开“风力机长程传动系统”项目推进会,确定依托兰州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三方优势开展项目研究,明确了建立长程传动测试平台和600kW工程样机改造的项目实施路线图。2015年8月,中科院胡文瑞院士主持召开“风力机新型传动系统”专家评审会,专家组对我校“风力发电机新型传动系统-机械传动方案”和“新型液压传动和流体静压蓄能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和示范”两个研究方案进行评审。经专家质询、讨论后一致认为:这两个方案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建议尽快研制600kW样机,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1.5MW机组及更大功率机组液压传输和蓄能系统,开展机械能长程传动系统和大功率液压泵和马达的研究。
根据专家论证建议,学校科研团队进行了方案完善,在600kW机组改造研制的同时,开展风力机核心部件暨低速、大排量、大扭矩、高效率液压马达(泵)的研制,并开始产业化方案研究,与相关企业洽谈合作事宜。预计2017年年底完成核心部件的研制及1.5MW及更大功率机组的研发,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