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中国制造2025 央企如何行动?

中国制造2025 央企如何行动?

2015-05-22 来源:国资报告 浏览数:1202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在这份宏伟蓝图中,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央企和国企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小新与您分享一篇写于今年两会期间的深度文章《“中国制造2025” 智能转型在行动》。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虽然各个国家对于新工业革命的阐释,及出台的政府规划各有不同,但是,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共同之处。
  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亦希望抓住这一契机,实现中国制造的“脱胎换骨”。在今年两会上,中国政府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在此前谈及国资国企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也表示,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力度,加快重大装备产品升级换代。
  据了解,“中国制造2025”由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和国资委等联合编制,是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计划用十年时间进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为后两步走奠定好基础。
  那么,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央企和国企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信息传播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对话新国企˙引领新常态”网络访谈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刘烈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北车副总裁余卫平,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副总经理陶雄强等央企和国企的老总,详细解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央企和国企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实现制造强国梦。
  “新常态”倒逼制造业升级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争相购买马桶盖和电饭煲的事件,让中国制造业遭受了不小的尴尬。事实上,早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时至今日,中国距离制造强国仍有很长的距离。具体表现是:还没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发展还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亟待突破。另外,还需要有一些重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显得更为迫切。据了解,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回落至8.3%,创五年来新低。因此,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成为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选项。
  对于当前制造业的紧迫形势,以及“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意义,来自央企和国企的老总们有着深切的体会。
  “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升级方向,就是要探索如何运用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技术,再结合物联网和务联网,在这个基础上,来打造中国整个先进制造的体系,是整个中国工业的升级版。”刘烈宏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门金羚集团公司董事长潘皓炫则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理解“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他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而制造业的竞争力,就是盈利能力够不够,即成本在产品售价里面的占比。
  潘皓炫表示,在一些传统行业,原材料的成本占产品出厂价格的90%,只有10%的利润空间。而高新技术产业,原材料成本只占30-50%,企业后续研发投入自然也有了更大的空间。
  “因此,我们一定要搞智能制造。不把效率提高,无法变成高新技术产业,也就无法在全球竞争。我们现在提出中国制造2025,正是感受到了这样的压力,因此是很好的战略设想。”潘皓炫说。
  华电集团董事长李庆奎也指出,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和路径。当前,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研发方式、创新手段、商业模式,甚至企业的组织形式已经取得革命性突破,工业4.0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要迎接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充分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安全环保水平、节能降耗水平。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国家能源局规范风电开发 弃风限电超20%地区不安排新项目
阅读下文 >> 中泰两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2996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