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能源官员落马因由解密:搞电力审批的几乎被抓空

能源官员落马因由解密:搞电力审批的几乎被抓空

2014-07-30 来源:新华网 浏览数:905


  在很多人看来,中央针对能源领域连续打出的反腐重拳,除了要涤清行业生态外,另一大重要目的还是为下一步改革扫清障碍。
  “刘志军和蒋洁敏的被抓对所有央企都是个警示:这轮改革中,不存在有人能挡路的问题。”一位中央智囊人士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能源局官员的腐败虽然恶劣,却还不及国企腐败为害深远。后者经过长期垄断的熏染,已形成一个个利益群体,就如同拥有强大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一般,借助自我强化与再造,渗入经济、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实现对国家经济生态的深度掌控——经济寡头由是形成。这是腐败背后的真正威胁。
  “本质上,能源反腐就是反垄断,而垄断在经济领域的代表就是利益集团。”吴疆说。
  在吴疆眼中,电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电力领域的很多事,电网只有满意了才去干,不满意就不干,如内蒙古电力外送,发改委批了几条特高压500千伏,已经核准了,电网就不开工,逼着能源局批特高压1000千伏。经过多年垄断,电网企业已缺乏制衡、难以监督。”
  这里的垄断包含了四重含义:一是调度垄断,即之前作为公共权力的电网调度进入到企业,且是作为市场交易一方的企业;二是业务垄断,独家买卖令电网成为唯一的买主和卖主,可充分享受压价;三是规模垄断,如国网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力企业;四是上下游垄断,电网不仅一家采购国内80%的电力设备,甚至还把生产特高压装置的企业都收购了,既模糊了成本,更阻碍了技术创新。
  “四重垄断在市场经济中很罕见。因为垄断本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其在有机制保护创新的情况下不可能永远存在。但中国的情况是通过制度固化了垄断。”吴疆说,“电力行业作为基础产业,沉淀资本非常高,每年约有一万亿投资,这使垄断格局几乎无从改变。”
  而反腐的目的就是为了切断垄断利益集团向经济寡头突变的基因链。为此,需要一场真正的能源体制革命——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要进行电力、油气体制改革的真正原因,而反腐则为此做好了铺垫。事实上,在改革过程中,腐败常常如影随形。但随着“腐败”这一“寄虫”的膨大,其对“寄主”——“改革”也日益构成巨大的威胁。故此,用反腐来腾出改革空间、再用改革来肃清腐败温床就成为中国必须走、或者说不走就无以为继的必由之路。
  “现在外界认为抓人是为了给改革扫清障碍,但如果再过几年还是光抓人、不改革,那抓这么多人仍旧没什么意义。能源制度不变革,人永远抓不完,还把新人给害了。”吴疆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凤起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能源腐败与能源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在高度集权批项目的体制下,很多审批都得走非法道路,且数额惊人。
  他认为,能源领域的计划经济烙印很深,很多问题都涉及利益群体,后者要向上层做各种工作,有些合法,有些就可能隐蔽。正因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的“推动能源体制革命、还原能源商品属性”行动就变得格外迫切。
  从这个意义而言,一系列的反腐行动就是给这场革命扫清障碍。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甘肃通渭风电基地规划》评审论证会召开
阅读下文 >> 闽东电力放弃参股风电公司股权优先购买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21731&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