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期间,他们白天下工地,全程跟踪工程土建、设备安装全过程,晚上回到驻地,跟随机组厂家专家技术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学习技术理论知识。为了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大家轮流当老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讲授给大家听,如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刻苦钻研,为项目投产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艰苦奋斗
去年12月,工程项目进入安装冲刺和240小时调试的关键时期,集控楼里的尚不具备用餐和住宿条件,机组逐步进入调试阶段后,工程部与风场生产运行人员将近30天,吃的是在室外温度接近零下30摄氏度的情况下,从10公里以外的临时办公驻地送来的饭菜,常常早已没了温度。他们中年长的40岁左右,大多数生产运行人员都是近两年新入厂大学生,为了机组早日投产,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困了,就在椅子上靠靠,全然没有了睡觉的概念。工程部电气专工徐文魁曾经好几天24小时没合过眼,大家劝他,稍眯一会儿,他说:“躺着不安心,机组调试有好多事情要做。”
陕西大学生崔元波,个儿不高,清秀略显瘦弱,在现场历经了戈壁酷暑和风霜雪雨,但似乎都奈何不了他那生来就白净的面孔。为了抓住每一个学习技术、长见识的机会,上完夜班,迟迟不肯离去,生怕漏了哪个技术环节。像陀螺似的连轴转,他感冒了,咳嗽的声音里已经透着些许“嘶鸣”,而他还不服输,却调皮的说:“吃下了杜总送来的药,很快会好的!”他说的杜总,是富蕴风电厂的厂长,别看他平时在工作中对大家严格要求,总是一副不拘言笑的样子,但开饭时谁没来谁晚来了,那天谁有个头疼脑热的,他准是第一个担着心,嘘寒问暖。
12月27日清早,风场风力6到7级,风雪肆虐。集控楼的办公生活家具自乌鲁木齐市送货到了,为厉行节约,开源节流,工程部的老师傅们与风场的年轻小伙子,硬是靠肩扛、手抬、背,在2小时之内,将10吨重的办公生活家具各就各位。风,怒吼着,而他们却汗水湿透了衣背。
2014年1月2日,新年元旦刚过,在该公司总经理刘凤茹的倡议下,该公司机关部室党员组织开展义务劳动,搅拌腻子粉,运粉,抹粉,上自该公司总经理,下至一般员工,不分年龄性别,20余名党员带领机关管理人员,将施工单位因寒冬到来没来得及完工的风场集控楼大厅粉刷一新,与战斗在生产一线的员工相映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