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企业动态 > 南车风电:有所为有所不为

南车风电: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3-06-06 来源:《风能》 浏览数:1063

  这一技术开发路线使南车风电在1.65MW风电机组的基础上很快研发并生产了风轮直径达88 米的1.5MW 高海拔型机组。“这是南车风电目前最主流的机组,也是有大批量应用业绩和大量数据支撑的机组。”张元林认为,高海拔风电机组不仅奠定了南车风电自主技术基础,也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的经营理念。更重要的是,高海拔机组的批量生产和装机让南车风电在南方市场尝到了甜头。
  前两年,当很多风电后来者还在为已瓜分殆尽的“三北”风能资源丰富区扼腕叹息时,南车风电已悄然盯上风能资源不错但海拔很高的云贵等高原地区。与“三北”地区相比,这些区域相对糟糕的交通和建设条件并不被人看好。
  这一次,南车风电占据了先机。到2012 年,公司几乎一半的风电项目都在云南、贵州和甘肃等高海拔地区,这也将崭露头角的南车高海拔机型历练成为其销量最好、技术最成熟的机型。2012 年,在高海拔地区的批量订单进一步稳固了南车风电高海拔风电机组在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其间,不乏多个风电场业主对该机型可利用率的认可。
  “这些机组在甘肃华电和云南华能的某几个风电场运行一年多以来,业主反映的发电量都比预期的要高。尤其是在甘肃华电某风电场,那里安装的66 台高海拔机组,到每年7、8 月份就可以完成当年的目标发电量。”梁裕国对此十分满意。
  高海拔机组的成功加快了南车风电南移的进度。紧跟1.5MW 高海拔机组的成功,南车风电相继推出了2.5MW 濒海和内陆型风电机组以及2MW(D110/H85)低风速风电机组。
  自成产业链
  从机型和市场份额来看,南车风电的摊子铺得并不大。相对其背后固有的成熟产业链来说,南车风电需要做的只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将客户的需求不断细化。
  2006 年底,依靠在轨道交通牵引技术方面50 多年的深厚积淀,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所)在风电整机装备领域初试身手。“风电是发电,对轨道交通来说就是供电,风电与轨道交通的整个技术都有相似性,包括整个传动链。”张元林简单描述了当年南车跨界发展的原因。不可否认,中国南车在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和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这还包括从牵引技术领域同时延伸过来的人才和资金优势。
  早在进入风电整机行业前的2003 年,中国南车便开始自主研发风电机组的关键零部件,包括发电机、变流器和弹性减振元件,并且成功研制了一系列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作为南车风电兄弟公司的时代新材则全面掌握了叶片结构翼型设计、模具制造和成型工艺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时代新材生产的叶片不仅用于南车风电,还供货给国电联合动力、东汽、浙江运达等国内其他大型风电企业。到2011 年,中国南车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包括发电机、叶片、变流器、齿轮箱、轮毂、主框架在内的完整产
业链。
  不过,在很多风电企业都开始收拢自己产业链的时候,梁裕国却认为南车风电的全产业链潜力还未挖掘出来。这位对株洲所变流技术充满信心的总经理有意在接下来几年将风电变流器产品推出去。在他看来,作为整个株洲所的王牌产品,变流器不仅是南车步入风电领域的缘起,更应该是南车风电今后着力挖掘的潜力板块。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国家电网拟斥千亿美元研长距离输电
阅读下文 >> 沃尔核材签协议 拟在内蒙古凉城开发风电项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16458&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