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企业动态 > 金风样本:典型性成长

金风样本:典型性成长

2012-08-02 来源:《风能》 浏览数:1444

  2010 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期间,于午铭告诉《风能》记者,金风的使命用语源于2000 年夏天完成的企业形象设计(CIS),而当时提出的企业愿景用语则与现在的用语有所不同,那时的用语是“金风成为国内风电设备第一制造商”。如果仅看装机容量,金风2002 年就在国内制造商中强势胜出,2003 年9 月在同多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中中标广东粤电10 万千瓦项目,更是巩固了金风在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中的“老大”地位。但金风的高层并不特别在意这一位置,更看重“第一”的实质性内涵,用武钢的话解释,“这个实质性内涵包括产品和技术路线、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人才团队与经营机制,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实力”。
  显然,金风高层认为仅有的“第一”装机容量并非“第一制造商”愿景的实现,直到2005 年6 月金风研制的1.2MW直驱永磁风机在达坂城风电场投入运行,金风高层才对2000 年提出的“国内第一”愿景调整为“中国的金风,世界的金风”,以表达金风要到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愿景。
  金风作为“中国的金风”的愿景已经实现。目前,金风已在乌鲁木齐、包头、银川、酒泉、承德、北京、西安、大丰等地建立了基地,完成了在国内的产业布局,尤其金风北京国际总部及研发中心的成立,拉开了金风国际化的序幕。
  其实,金风在2006 年就开始了国际化探索,同年5 月在德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德国金风,先后与英国GH 设计公司、荷兰Macll 设计公司、德国Vensys 公司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和设计公司开展合作,成为金风国际化初始的风向标。
  武钢称:“金风对国际化有四个维度的考量,一是产品技术国际化, 二是人力资源国际化,三是市场国际化,四是资本国际化。”
  金风产品技术的国际化可以追溯到2004 年与德国Vensys 公司开始的直驱永磁兆瓦级风机的联合设计,而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2008 年1 月金风斥资4 亿多人民币完成了对德国Vensys 公司70% 股权的收购,标志着金风成为真正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和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位于世界风电技术的制高点。
  欧洲一家风电专业咨询公司称:“直驱永磁技术具有发电效率高、对电网适应性好、维护成本和故障率低等许多特点,代表着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谈到金风直驱永磁风机的先进性,业内人士向《风能》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事件:2009 年11 月17 日,金风直驱永磁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技术在国内风电场实际运行中首次得到安全验证。这一天,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的风电场发生了35KV 系统接地短路故障,除其中29 台金风G W 77/1500 风机持续挂网运行外,周边6 个风电场内其他风机全部跳闸。“为什么金风的风机没有受到短路故障的影响?”这位业内人士说,“因为,金风的29 台风机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
  “目前的金风已经实现了德国、北京、新疆三地研发中心在技术、人才、资源方面的整合。” 业内分析人士称,“产品技术的国际化,为金风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钢在接受《风能》记者采访时强调:“力求人力资源国际化,是金风成为‘世界的金风’的重要因素。”截至2010 年10 月31 日,金风全球员工超过2500人,外籍员工近百人,随着人力资源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未来还会吸引更多的国外优秀人才,金风还吸引了一大批来自GE、西门子、华为、SKF 等知名公司高管与员工的加盟。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镇江盛放喷气式风力发电机获国家专利
阅读下文 >> 关于召开2012全国风电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13460&page=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