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年来风电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使制造商们在价格战中越陷越深。相关统计显示,从2008年的6500元/千瓦降到2009年的5400元/千瓦,再到去年底的低于4000元/千瓦,国产风电整机造价一年下一个台阶。价格走低正成为目前风电设备产业的基本生态,牵动着产业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
国内风电整机商排名首位的华锐风电[28.76 1.66% 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1558.SH,下称“华锐风电”)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正处风电设备淡季”;而新疆金风科技[15.13 1.14% 股吧]股份有限公司(002202.SZ,下称“金风科技”)更是发布了上半年业绩下降的预期。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预计,2011年国内整机制造商总数已近百家,总产能已达到29GW,而需求则为15~18GW,因此2011年整机制造产能仍将过剩,预期价格将进一步下降,据悉,目前1.5MW主流机型的价格已跌破3500元。
但中国节能风力发电投资有限公司一位人士对本报表示,中国风机制造行业在2004年和2005年时力量尚十分薄弱,主要靠进口,因此形成卖方市场,风机价格很高;而在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等大型整机制造商获得快速发展之后,众多实力雄厚的国企也加入这一阵营,导致上游配套的生产能力飞速提升,因此从2009年开始显现出供大于求的产能过剩现象,这也是市场正常发展所必然出的拐点。
该人士指出,价格战目前仍然是整机厂商竞争的主要手段。2011年预计国内生产市场集中度缓慢提升,2008年市场排名前8家企业市场份额为71%,2010年提升至82%,预期风电整机环节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但过程将是痛苦而漫长的。
海上风电更需慎行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凤起告诉本报,不应当说陆上风电资源都被瓜分完毕,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力推的风电、火电打捆外送以及风电监测都在发展当中。但他指出,海上风电目前只是开局,不应当发展过快,因为中国既无核心技术又无经验,如果发展过快,风险很大。
因此目前要把风电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海上还为时过早。据了解,即使如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风机制造龙头企业,目前也只处于生产5MW、6MW风机样机的阶段,远未达到投产运行水平。
国元证券[11.24 1.17% 股吧]研究报告也指出,尽管海上风电有着风资源好、沿海地区电网架构优越、紧邻负荷中心的优势,但其存在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海上风电开发有高风险、高难度的特点,例如海上风机对防腐蚀等要求比陆上风机更为严格,一点瑕疵都将造成机组的停转。
由于海上风机的安装、运输以及运维等成本较高,且海上机组的运行环境比陆地更加苛刻,市场对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可靠性和免维护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