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多种电力资源组合“养育”未来电网

多种电力资源组合“养育”未来电网

2011-04-04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浏览数:4801

 

  能源结构的重大变革,将给未来电网带来一系列重大挑战。如何从改变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入手,解决未来电网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如果将大量的多种电力资源“打包”在一起,则资源的互补性可以使得“电力包”成为相对稳定和可控的资源。

  未来电网各种电力资源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上的互补性

  一些资源只在某一时段可获得,而另外一些资源则在另一些时段显得更加充足或在另一些时段根据需求被利用起来。由于时差的原因,东西部地区的太阳能就具有时间上的互补性。水电资源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可以通过调节水电站的发电功率和库容量来实现对太阳能或风能的补偿作用。例如,在24小时之内,可在风能和太阳能等充足的时候,适当减少水电功率并增加库容量;而在太阳能和风能减少的时候,适当增加水电功率。生物质能相对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而言,具有更好的时间上的互补性,因为生物质能是一种可以大量储存的能源资源,只要任何时候缺少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的电力,均可以启动生物质能发电来予以补充。

  我国水电资源的理论储量为6.88亿千瓦,技术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总量达到5.4亿千瓦,经济上可开发量达到4亿千瓦(相当于2010年发电总装机的40%),目前已开发的水电总装机超过了2亿千瓦,仍有很大的开发潜力。2010年,我国可以利用的各种生物质资源相当于3亿吨标准煤。据估计,到2050年,可利用的生物质能将达到10亿吨标准煤。按照年满发5500小时计算的话,就可以发电约5亿千瓦;如果只作为旋转备用的话,可以安装的生物质发电装机将大大高于5亿千瓦。据严陆光院士等研究报告的预测,到2050年,我国的总发电装机将达到24亿千瓦。即使205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的装机分别达到5亿千瓦和4亿千瓦,水电和生物质能在时间上可以与太阳能和风能等形成很好的互补,实际上可以起到大容量储能系统的作用。

  空间上的互补性

  所谓空间上的互补性,是指在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能源资源具有互补性。在可再生能源中,风能是最不稳定的能源。德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对单个风电场的24小时预测误差达到15%,单个控制区(400×400km)的误差则为7.5%~10%,而全德国(650×800km)的误差仅为5%~6.5%,这说明范围越大则资源互补性越强。美国特拉华大学和纽约石溪大学最近发表了有关不同地点风力的研究数据,美国东部沿海跨度达2500公里的11个气象站近5年的风力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每一个观测点的风力出现很大的不稳定性,但如果利用输电线路将建立在这11个地点的风电场全部连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风电场,则很少会出现低功率或者满发的情况。与单个风电场相比,11个风电场的总功率变化会显得比较缓慢,而且永远不会出现没有风电的情况。由此可见,如果将大范围内的风电场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发电功率具有显著的互补性。

  不同发电方式之间的互补性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电项目接入系统盲点 电监会被指监管缺位
阅读下文 >> 酒泉风机集体脱网:风电无序扩张隐患无限放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900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