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中国新能源困局凸显 危机何解?

中国新能源困局凸显 危机何解?

2011-02-15 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 浏览数:926

    在龙源风电的带动下,其他两大央企发电集团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相继计划在去年底赴港上市,但因市场低迷华能集团最终放弃了如期在香港上市,盘子较小的大唐新能源虽如期上市,但上市首日就破发。截至2011年1月28日,龙源电力港股报收7.02港元,上市一年来其股价下挫了14%。    
    新能源配额制疗效存疑期待储能产业崛起 
    已明确列入“十二五”规划之中的“新能源配额制”是否能在政策层面解决新能源电力并网之困?业内对此一直争论不休。针对新能源发电的配额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配给电网公司,要求其在收购的电力中有一定比例的电量来自可再生的新能源;另一种是配给发电企业,要求其全部发电量中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电量。
    某海外上市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就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目前,真正能够解救风电、光伏产业的不是配额制而是储能技术的突破。比如,风能、光能的发电不稳定,这对电网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也正因为此,电网才对风、光发电较为排斥。此外,就目前电网来看,从我国东部传送至西部发电量会有20%的损耗,这对本来总体规模就不大的风、光发电来讲也是难以承受的。”
    银星能源总经理任育杰认为,“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多处偏远,电网传输也却有损耗,但这不仅针对新能源发电,也包括传统发电。储能产业的迅速崛起及我国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都将大大提升我国电力的调度能力。”
    此前,国家财政给予新能源的补助仅限于高出上网电价部分,这造成风电、光伏一直被喻为“不赚钱的行业”,而今“新能源配额制”有望出台,任育杰告诉记者,“未来,在发电、电网两端,都规定要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发电,这将有效扭转行业不赚钱的局面。”
    编后语: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困局首先在于储能技术的突破,在储能商业化的基础上辅以合理的电网建设,方可解此并网瓶颈。而在此期间,政府需要给予相关的支持政策来激励企业的投资信心,只有政府和企业携手推进,储能的商业化才能尽早到来,如此才可盘活我国的新能源发展困局。在此方面,美国加州在推动储能发展上所作出的努力值得我们借鉴。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2010全球风电装机新增22.5%
阅读下文 >> 风电基地建设带动酒泉五大经济社会效益提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8496&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