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盘点2010:中国机械业 风电很受伤

盘点2010:中国机械业 风电很受伤

2011-01-21 来源:流体泵阀网 浏览数:1049

    圈海?圈钱?圈配额?
    2010年,中国风电争夺战从陆地转向海洋。2010年,广阔无垠的海洋让雄心勃勃的中国风电找到了新的爆点。
    2010年9月10日,中国首轮100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在北京开标,这是全球海上风电首个大规模商业应用项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的启动,也意味着国家即将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
    中国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于2010年5月18日正式启动,4个项目均位于江苏。其中2个近海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的滨海和射阳,各装机30万千瓦;两个“潮间带”项目位于东台和大丰,各20万千瓦。这四个项目均有中国最具权势的五大国有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参与其中。
    如同过去5年陆上风电频繁出现的地板价,此次中电投报出了0.6101元/千瓦时的最低电价。而五大发电集团的报价都集中在0.6元至1.2元/千瓦时区间,这已经与陆上风电上网标杆电价0.51元至0.61元/千瓦时接近。这一价格低得超出想象,因为考虑到高昂的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海上风电的成本可能会是陆上风电的2倍。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对此直言不讳,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中国风电真正的运营商全是大国企,它们去抢占资源,不赚钱也没关系——因为他们有别的、更大的赢利来源。”
    倪维斗院士点破了其中之“道门”。这主要是大型能源央企发展风电的兴奋点在于圈地、圈资源,以及由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带来的“业绩”。
    电力集团面临着完成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的压力。对于各电力集团,国家要求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发电企业在2010年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配额达到3%,2020年则要达到8%。
    “完不成配额就不能批火电项目,这将直接导致电力集团总装机容量上不去。”记者在此前西北风电场的现场采访时,一位电力公司业主方负责人告诉记者,“说白了,风电现阶段不赚钱,主要还是为了火电配额。”
    更进一步的考虑是,传统能源企业通过包装新能源业务上市,获得融资,风电无疑成为“圈钱”的最佳题材。
    “海上风电除了地基昂贵,造价也是陆上风电的两倍,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监控比较困难,大部件海上作业昂贵,腐蚀性难以处理等。现在企业胆子很大,没有认真地做过全面试验,就下海了!在我看来,海上风电可以做点示范,但还不到大规模推广的时候。”倪维斗说。
    2011,效益将成为关键词
    引燃各大巨头“圈海”热情的,是政府编织的中国风电蓝图: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从3000万千瓦上升至1.5亿千瓦,而其中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将至少占到五分之一。
    “不是企业不冷静,而是政府不冷静。”李俊峰一语中的。
    隐藏在中国风电无序扩张背后的一个现实是中国缺乏风电整体规划和有效的政策调控手段。而这样的现状将在2011年逐步得到改善。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在经过两轮的征求意见和修订之后,将最快于2011年初正式出台。该标准将对新建的风电场和风电机组在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预测及低电压穿越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李俊峰认为,这正是政策层面加强对风电行业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
    据了解,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出台后,对风机进行技术改造将进一步增加成本。另外,在技术层面,风电并网国家标准相对于2005年出台的《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对技术标准要求更为严格。
    而最近的消息是,首个国家级风电研究检测中心日前在河北落成,这是国家能源局首批16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之一。
    据介绍,检测中心建成后,将在风电研究检测领域拥有话语权,将实现中国风电的四项世界第一:即第一个具备电网适应性检测的风电试验基地、第一个具备低电压穿越特性检测的风电试验基地、第一个具备低频风电机组研发和试验能力的风电试验基地、第一个具备多种储能与风电联合运行研究和试验的风电试验基地。
    2011年,中国风电产业将持续海上风电高速膨胀,风电机组大型化,电网友好、自动化和走向国际市场四大发展趋势,“下一个阶段中,国内的风电业将更多地关注整体素质的提升,效益将成为关键词。”李俊峰说。
    李俊峰表示:“我们不仅要看到风电发展的大好形势,也要看到不足和差距,首先是中国风电装备的质量水平,包括设备完好率、发电能力等还有待提高,虽然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了美国,但是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仍低于美国;其次并网容量与吊装容量的差别,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般来讲国外先进水平未并网容量不会超过10%,而中国一般高达30%以上,影响了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的提高。”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新能源产业财政补贴 负面因素已初露端倪
阅读下文 >> 专家:走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误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8376&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