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卫生是湖南一家风能发电开发公司的总经理,每年总要通过参加几个大规模的展会来了解行业的变化,对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很熟悉。他告诉记者,今年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资金短缺和技术缺失等问题,有的企业已经奄奄一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的8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今年最多能剩50家,甚至更少。”
洗牌似乎已近在眼前。
风电设备制造业已经呈现出很高的产业集中度。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新增装机的近60%被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消化;全国累计装机容量的85.3%被10家企业平分。70多家企业面对狭窄的市场空间,竞争逐步升级。
价格竞争在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中愈演愈烈。到2009年年底,国内风电机组的市场价格已经从2008年年初的每千瓦6200元左右快速下降到每千瓦5000元以下。有专家认为,售价降低的原因除了国产化程度提高、原材料价格下降等,不排除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俊生日前明确提出,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确存在产能过剩问题,“80多家企业总不是好事情,在价格竞争中不能降价又降质,要把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企业挤出这个行业。
产业远景光明
尽管目前困难重重,但并不妨碍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持续发展。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统计,中国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1380.3万千瓦,同比增长124%;累计达2580.53万千瓦,同比增长114%。新增装机容量位列世界第一,累计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这样的发展速度真可以用风驰电掣来形容。然而,这样的速度并不能满足规划的需求。根据中国能源发展规划,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将占到全部一次能源的15%。全球风能理事会副主席李俊峰测算,风电作为其中的主力,如果要满足这一需求,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或超过7000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2亿千瓦。
从2580万千瓦到2亿千瓦的跨度,给了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足够的发展底气。目前国内风电设备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并且拥有了十分强大的制造能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展会上指出,目前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的产能已经过剩,但过剩只限于小型风电设备,大型先进设备还是欠缺。
“我们要求的还是高质量的风机,我们当然希望低价高质量,这是最好的。”龙源电力集团总工程师杨校生的话说出了用户的心声。聂卫生则明确表示:“我们会支持用国产风机,虽然目前质量上还需要加强,但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必须过程。而且它的价格比进口产品要低很多。”
[分析]见证中国清洁能源装备发展
刘冠群
作为北京市与德国科隆市政府2010年友好合作项目之一,第七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是对中国清洁能源装备快速发展的一次展示。
会议主办方之一、科隆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冯向军说,此次展会显示,人们已开始从过去更多关注风电设备转向关注智能电网、太阳能和水电,而上述各方面的清洁能源设备都得以大发展。
在此次展会中,ABB、爱默生、北车风电等国内外知名电力设备厂商的展台占据着显著位置。而更有意思的情况是,这些企业不但涉足风电设备制造,同样还涉及太阳能发电等其他清洁能源设备制造领域。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说,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主要有生物质能、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中国电力企业作为清洁能源发展的主力军,正全力推进水电以及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发电的发展进程。这促进了相关企业在清洁能源设备研制发面的全方位发展。
中电联行业规划部副主任高绍峰表示,中国“十二五”电力规划已经在编制,清洁能源将是发展重点。根据中电联的初步测算,到“十二五”末,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重将超过30%,而水电、核电和风电将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
“我相信,本次博览会必将有效促进中国清洁能源的健康发展,也为国内外清洁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开拓市场,获取供求信息,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很好的契机。”魏昭峰说。(刘文硕曹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