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中国"海上三峡"掀风电建设大跃进

中国"海上三峡"掀风电建设大跃进

2010-06-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浏览数:946

  相比西北地区大片风机晒太阳的尴尬局面,江苏省风电项目的进展似乎要顺利得多。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华东电网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东等地风力发电并网难的问题。

  如东县发改委一名官员甚至坦言,风电资源其实属于垃圾电,不仅不能储存,而且具有季节性、不稳定等特点,甚至对电网安全还存在着一定威胁。但江浙地区经济发达,企业数量多,用电负荷大,因此,在本来就承载高负荷的强力电网上增加一点风电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目前技术上能达到的装机比例不能超过20%,整个江苏的用电负荷有7000多万千瓦,所以按照这个比例,江苏的风电可以装机1400多万千瓦,根据当前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这个数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上述官员说道。

  即便如此,如东作为江苏建设“海上风电三峡”的主战场,顺利并网之后却遇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短时期内,风电产业的大规模突进并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点在如东县,甚至其它竭力发展风电的地方政府都心知肚明。不少企业始料未及,连番受挫,华睿集团下的汉能公司或许是饱尝如东风电苦果的典型之一。

  2003年4月,如东风电一期项目面向国际招标时,民营企业汉能公司以最低价中标,汉能公司当时竞标的电价仅为0.368元,如此低廉的价格将同时参与投标的各大央企及国外的风电企业都挡在了门外。然而,汉能公司中标后又陷入了融资困局,各大银行对其进行评估后认定,汉能根本就无利可图。随后,处于煎熬期的汉能公司又试图调高电价,但国家发改委对此却态度强硬。

  “他们明显准备不足,你当初报出这个价竞标,哪还可以随便改?”当地政府一名熟知内情的官员说。

  据上述官员透露,汉能公司每度电的成本价大概在0.4—0.5元之间,该公司已经亏损了几千万。

  汉能低价中标后,如东县政府也将最为优质的风电资源拱手相送,但陷入经营困局的汉能风电为降低投资成本又不得不在成本上进行缩衣节食,原本高度达80米的风机塔筒被人为地降低了10米,这势必也让风机发电的效率大大缩水。

  “汉能风电之前没搞过风电,也没经验,它占据了如东最好的风电资源,却因为运营问题而节省投资,不仅降低了风机塔筒高度,最后连风机类型也选错了,他们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如东能源局副局长李长华证实了这一事实。

  如今,如东县政府正在积极协调,试图将汉能进行改制,“哪个央企看上了我们就出面协调,毕竟汉能的风电资源是如东最好的,我们不能浪费。”

  除了最初盲目上马而引起的后遗症外,如今摆在如东县政府面前的又一大难题,是风电设备企业的配套。根据李长华介绍,当前如东县制造风电设备的企业仅有绵阳风电和中船重工两家,并且都还没有进入完全投产阶段。当地一位风电界人士向本刊记者坦诚,在如东所在的整个南通市,风电制造企业的数量就有30余家,但普遍规模较小,大部分都是做100千瓦以下的风机,利润不到10%,行业内的无序竞争更让企业的发展非常艰难。

  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仁贤告诉记者,风电设备地域性强,因为体积很大,难以解决物流运输问题,需要在当地进行组装,就近建厂是风电产业的显著特点。

  因此,寻求风力发电的配套企业将是如东风电项目繁忙上马后的重点所在。然而,风机装备企业的入驻势必又会大面积占用土地,对于土地资源极为珍贵的沿海城市来说,这样的问题也将更为凸显。

  事实上,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希望通过做大风电产业,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支持。而部分竞争力不强的风电整机企业,利用地方做大产业的心理,要求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并引导业主下订单,各取所需,双方一拍即合。

  一位业内权威人士则指出,这种做法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产业布局不合理,二是很多地方的配套体系和人力资源都不适合建厂,很多地方工人都招不到,将很难实现生产。以如东现有的状况,能否实现2020年既定的目标,尚存疑问。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龙源电力领跑中国风电促进企业转型
阅读下文 >> 海上风电场电价真实成本成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6407&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