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电产业并非绝对过剩 今后发展存在诸多短板

风电产业并非绝对过剩 今后发展存在诸多短板

2010-04-27 来源:投资家 浏览数:1321

  本来关于“风电过剩”的讨论已经开始降温,2010年3月份,“两会”期间一位代表把风电形容为“形象工程”的说法,却又把“风电过剩”推向舆论前沿,被举例出来当矛头的甘肃酒泉发电站的相关人员当即反驳。

  一个崭新的朝阳产业,却受到了“产能过剩”的质疑,一哄而上的投资热潮带来的是泡沫还是真金白银?过剩之说是空穴来风还是有据可循?  

  早在2009年9月,政府部门曾明确指出了国内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产能过剩不可避免”,而一个月后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却依然人声鼎沸,不仅金风、华锐等本土风电制造巨头高调亮相,也吸引了代表全球整机技术制高点的Vestas、Suzlon、Gamesa等外资大鳄,顶着“过剩”的压力,风电投资热度却仍然不减。

  风能产业的繁荣还不仅仅是表面的喧哗和热闹,国内风机制造龙头企业金风科技(002202)3月4日金风科技发布09年年报,2009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74,557.95万元,较上年增加 83,917.21万元,同比增长92.58%。业绩增长的原因是:2009年公司销售保持稳步增长,订单充裕,新增订单2915.25MW。

  政策结论与市场的表现大相径庭,风能产业到底怎么了?

   “左右脚”不同步

  2009年9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意见》中说:“近年来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出现了风电设备投资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现象。目前,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超过80家,还有许多企业准备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2010年我国风电装备产能将超过2000万千瓦,而每年风电装机规模为1000万千瓦左右,若不及时调控和引导,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

  政府主管部门的预警,引起了各方关注。风电刚刚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骄傲,怎么一下子就成了“过剩产业”呢?

  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告诉《投资家》,这两年风能的发展确实比较快,原因主要是政府的政策导向起了推动作用,政策规定风能发电可以比常规电价增加0.25元,可以获得较高的电价补贴,从而引来了投资升温。

  不仅如此,之前一直是“只能看没法吃”的海上风电政策也逐渐明朗,2010年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出炉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硬性规定“海上风电开发投资企业为中资企业或中资占股在50%以上”。一系列刺激性的政策支持,使风电行业的投资热度持续升温。

  2010年2月27日,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所有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整体安装成功,这个总投资23.65亿元的项目,其风电设备全部由国内风电企业生产。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风电产业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逆势上涨31%,新增装机容量3.75万兆瓦,将总装机容量推升至15.79万兆瓦,其中,中国的涨幅引领全球风电产业,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从2008年的1.2万兆瓦上涨到2009年底的2.51万兆瓦,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3万兆瓦。

  除此之外,成本下降在风能利用的热潮中又添了一把火。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风电设备以及风电单位千瓦的造价已经降低到跟常规能源接近的水平,石定寰介绍说,发电行业本身最重要的设备跟传统装备制造比较类似,除了比较特殊的如风叶的叶片,发电设备厂可能没有生产过,其他的如发电机、齿轮箱等都是常规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的原有产品。
看起来规模巨大的生产能力相对于消费市场却显得微不足道。石定寰指出,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约在30亿吨标准煤,预计2020年消费总量将达到40亿吨,但是在目前的能源消耗中,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曾透露,2009年国内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7%的比例,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非化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为9.9%。根据国务院2009年底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将达到1.5亿吨标准煤以上。

  同时风电产业还面临着“高装机容量、低发电量”的尴尬局面,“目前我国风电的总发电量才1000多万千瓦。”石定寰认为,所谓的过剩是在新能源投资最热的时期提出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消化,市场订单开始减少,投资者已经理性了很多。

  有人打了个比方,风电产业现在是左脚迈出去而右脚没跟上,不能说左脚迈得太远,更重要的是把右脚跟上去,风能在我们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有的比例数还远远不够。

  在这样的“不平衡”中,很多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一条腿迈到了海外。

  2009年9月,一艘货船鸣着汽笛离开天津港,船上运载着金风科技第一个兆瓦级海外项目美国UILK项目(美国奥克风电场有限公司)3台77/1500kW风力发电机组,这次航行的目的地是休斯敦;2009年10月23日,华锐风电科技董事长韩俊良和美国AES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何励恒(Paul Hanrahan)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海外拓展不只是暂时性的业务转移,还将是未来产业布局的一部分,石定寰表示,在全球环境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承担起减排的任务,“中国企业不光要抓住欧美市场,拉丁美洲、南美、非洲可以作为试验为以后的大规模发展打下基础”。
 

   “洗牌”不可避免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电整机制造商向风电场开发商转型竞争加剧
阅读下文 >> 我国风电叶片行业或将迎来并购新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5708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