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电和火电“杠上”没真赢家:弃风愈发严重,过剩依旧“上火”

风电和火电“杠上”没真赢家:弃风愈发严重,过剩依旧“上火”

2015-09-30 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杨洁春 浏览数:666

  对于“火电装机对新能源消纳空间出现挤占现象”的观点,王冬容认为存在“认识误区”:目前煤电和新能源之间的关系,还不是替代挤出效应关系,而实际上是煤电支撑了新能源的发展,而且煤电是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支撑,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电力行业的整体协同规划不仅仅是煤电和新能源之间的事,而应该在更大范围内科学考虑,特别是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对于电源协同非常重要,如果今后抽水蓄能能够补位上来,对于存量煤电的发展运行环境将有很大改善。目前,业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抽水蓄能项目开始不断上马,虽然力度仍不足,但是对比前几年核准之后也不见动静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华电集团政策与法律研究室主任陈宗法则认为,风电弃风,火电过剩的原因要综合来看,驱动因素可能包括:电力投资建设与现行政府定价机制不敏感;火电效益良好,以及发电企业投资冲动与“囚徒心理”;以及放权后,地方政府批项目,稳增长的诉求有关。陈宗法判断:未来二至三年内,火电投资还会经历一个小高峰,最终由于过剩带来的残酷竞争还是由发电企业自己来承受。
  (三)“放”“管”边界
  “弃风、弃光加剧的原因不仅仅是新能源装机和电网之间不匹配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电源总体规划缺乏统筹、系统运行管理。”
  有观察人士分析,在大量减少审批后,政府要更多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把市场管住、管好。张博庭则认为,这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积极适应这一转变,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要明确“放”与“管”的边界,创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
  有研究发现,电力能源问题构成一种不可能三角形(即安全、环保、经济不可能同时获得最优)。市场化的体制改革一般只能解决经济问题,而安全和环保的问题往往只能靠政府的政策调控,因此,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审批权下放,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对经济方面是有益的,但是对于安全和环保一定是有利有弊的。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由于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高,我国的电源建设投资难的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从而也加强和保障了我国的用电安全性。但是,由于电力结构恶化,煤炭消耗量激增,环保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由于产能严重过剩,水电弃水、风电弃风、火电机组开机不足,经济效益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事实上,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本来产能过剩的问题是最容易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来解决的。但目前,在一些行业里,我国无法通过市场的手段消除过剩的产能。以往我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即上大发电机组,关停小发电机组)的政策之所以能够得以实施,其动力不是消化落后产能,而是一种对企业规模扩张的变相刺激。
  张博庭告诉华夏能源网:即便关闭现有过剩产能的问题暂时还解决不了,是不是也应该遏制住火电建设规模不受控制地继续扩大?“这个问题,看来市场自己是解决不了,只能靠政府想办法”。“弃风、弃光加剧的原因不仅仅是新能源装机和电网之间不匹配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电源总体规划缺乏统筹、系统运行管理。”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也认为,造成弃风与“上火”的对比落差,根源还是在于顶层统筹规划和政策问题,而规划能否执行下去,也成现实掣肘。“我认为只能从弃能源资源总体价值的角度来综合考虑,才能实现电力系统总体优化,而这一切只能通过统筹规划,别无他路;虽然我也支持靠市场力量解决弃风弃光等问题,但那是在运行层面,而根本问题是统筹规划。如果原来的‘三定’方案不能支持统筹规划,那就必须改革”。
  (四)消纳通途?
  “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是必然趋势,也是其从替代能源走向主力能源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而同台竞争的基础就是价格。”
  有观察人士告诉华夏能源网,让新能源参与大用户直供电是解决大面积弃风的途径之一,但在一些实体企业人士看哪里啊,效果未必佳。由于直供大用户会面临负荷波动大的弊端,并因此产生挤占通道之嫌。经过一位企业负责人计算,如果风电参与大用户直供电,大用户用电100万千瓦时,实际只有约30万千瓦时来自风电,剩下的70万千瓦时还要靠火电和水电供应。
  “我们6月开始参与交易,可7、8月限电比例仍大增。事实证明,交易难以改善弃风限电情况。”另一家甘肃企业的负责人更为直白,“按照常理,让风电参与发电权交易和大用户直供的前提应是保证企业基本收益,比如保障风电全年利用小时到达2000小时,2000小时之外的风电参与竞价。如此看来,新能源参加大用户直供电需要在基本的保障之下,才有实行的意义。
  但也有专家认为,缓解“弃风”的主要途径是等待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后,将电力输送出去,这也是我国电力改革的设计初衷之一。可是这个途径的前提是国内电力需求是稳定发展的,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很显然,设计者并没有对电力消费势头不足做预设考虑,然而现实情况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迈去。
  在东部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特高压建设完成后,本地电厂发电不足,本地电厂又和政府关系非常密切,希望用当地电多一些,外来的电少一点,但是以后西部或者是煤电基地、清洁能源发电的电量供应会越来越多。主要的电力消费区使用量下降,这对依赖特高压输出电力的地区是致命的打击,而这些地区目前仍然在增加产能,无论是火电还是可再生电力。
  当然,在“风”与“火”的零和游戏中,有得利就有失利,矛盾和争议总是裹挟在改革实践中。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会长孟宪淦看来,“风光火”矛盾是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中问题,不必过度解读。
  “随着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以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为特征的能源革命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会促使现有能源发展思维、体制机制、技术路线发生质变。而在某一阶段,发展节奏出现慢一点,快一点都是可能的。面对挑战,我们应当统一认识,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积极主动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电力体制改革强调电力市场多元化,市场化的地方就要用市场化的手段去解决。”孟宪淦分析,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是必然趋势,也是其从替代能源走向主力能源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而同台竞争的基础就是价格。可再生能源行业要加快提升质量和技术,逐步降低成本,同时探索形成符合市场的商业模式,最终可以不依赖扶持,与传统能源平价竞争。

标签:

弃风电量 风电
阅读上文 >> 海上风电建设方案恐成空话 死结何在?
阅读下文 >> 储能大规模推广需合理电价政策——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卢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31000&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