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最早使用的能量资源是枯叶和树木,而燃烧是最直接的能量获取方式。先民取暖、照明和制作熟食的能量来源基本上都是燃烧树木,直至煤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进入了新的能源时代,再然后科技的进步又使石油成为了主要的能量资源,各类燃油及其提炼附属物为我们的社会文明增添了无穷的活力。与此同时,煤和石油的广泛利用又推动了电力的发展,电力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社会发展有了更稳定的动力供给。但是石化能源的过量使用使地球不堪重负,对此人类一方面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最大程度地消除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如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综合比较,风能和太阳能是至今我们认为最清洁、最安全的能量资源,但由于它们是间歇性能源,不能不间断地稳定传输电力给电网,以至于难以成为电力供应的主体。
一系列的储能技术、材料研究、电网安全等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出现了。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能源与电力的关系,使我们重新思考围绕传统大型电源建设电网的做法,重点关注信息时代能满足客户要求的智能安全电网的建设。从大型中心式电力供应模式转化到多元多点化的电力提供模式,电源的小区化、家庭化将给电网建设的前景带来不可估量的空间,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中国能源与电力发展的深入研究是伴随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未来发展五大布局之一的今天,我们有责任去协调能量资源开发与环境生态保护的矛盾。身处信息时代,对能源互联网的研究、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也都应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