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察者指出,对于煤企最大的危机莫过于资源品价格下跌,据调研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70%,大部分煤炭企业经营困难,一些企业减发、欠发工资问题突出。
“除了来自行业内部压力外,环保及国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等外部压力,也是煤炭企业阵痛不断的重要原因。”肖健表示说。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对于煤炭需求将会进一步削弱。煤炭企业所有承受的压力可见一斑。
马思明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煤炭消费和产量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煤炭价格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整个煤炭行业将面临整体亏损的局面。同时,国家战略支持的风电,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煤企的发展态势。
转型突围势在必行
不难发现,现行经济环境使得火电及煤企压力空前。然而,企业如何既要维持正常运转,又要有助长远发展,究竟该如何破题?
马思明建议,火电企业走出发展瓶颈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在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
望涛分析认为,火电厂应当积极引进效率更高的机组,充分利用能源,提高发电水准,同时需要提高人员专业素质,规范作业流程,提高火电发电效率。而对于煤企而言,需要积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合理分配产能,提高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推进绿色发展。
在肖建看来,煤企首先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他告诉记者,面对持续的行业寒冬,煤企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应对之策,通过布局清洁能源以及向下游煤化工领域延伸来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此外,在内部建设上要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单耗,打开降本增效新空间。
“在风力发电发展势头正猛的当下,火电企业要主动适应电力改革新形势,面对大用户直接交易等改革举措,积极制定应对性策略,争取最大发电效益。同时优化进煤结构,抓好燃料成本控制。同时在自身企业管理理念和培养市场竞争意识上下功夫,实现由生产管理向市场经营的转变。”肖建表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