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在完成“十二五”目标悬念不大的前提下,“十三五”将怎样规划?​

在完成“十二五”目标悬念不大的前提下,“十三五”将怎样规划?​

2015-01-10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浏览数:402

  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全球风电市场已经处于低增速时代,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此背景下制定“十三五”规划目标,“是很没有底气的一件事”。​​“过去的2013年是相当艰难的一年。”全球风能理事会理事长Steve Sawyer在2014年北京国际风能展的专题演讲中如是说。Sawyer是每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的常客,通常会在大会开幕当天上午就全球风能发展概况进行专题演讲,他一如既往地赞赏中国风电市场在过去一年里的复兴势头,23%的增长弥补了全球市场停滞不前的窘况。​
  然而,Steve Sawyer的演讲中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全球风能的增长比例在下降”。这不是一个刚刚被发现的趋势,但Sawyer提到一个数据,全球风能年增长率已经连续四五年低于20%。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处长李鹏在关于风电“十三五”规划思路的演讲中,也特别强调了中国风电增速的明显降低,加上现存的种种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制定“十三五”规划目标“是很没有底气的一件事”。​
  全球风电市场已经处于低增速时代。这本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但中国风电却同时面临着政策环境的重大调整,以及产业自身难以纾解的忧患重重,从中期来说,“十三五”规划前路崎岖,从长远来看,中国风电需要在压力与挑战下走过成长中最坎坷的一段路。​
  “风电规划没底气”李鹏是风能大会开幕日最受关注的演讲人之一。2014年这一届会议上,参会人士看不到以往熟悉的分管可再生能源的官员,上午只有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黄少中就风机质量、风电工程的控制和监督做了专题演讲。李鹏的演讲题目最受业界人士关注——“风电十三五”规划思路。​
  ​“十二五”已接近尾声,尽管这期间经历了一次行业萧条期,中国风电仍以相当快的速度恢复过来。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到2014年6月底达到了8300万千瓦,9月份达到8700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测算,2014年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将突破9000万千瓦。这样,2015年只需要完成1000万千瓦的新增容量就能达成“十二五”的规划目标。​
  在完成“十二五”目标悬念不大的前提下,“十三五”将怎样规划?​
  事实上,早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国家能源局就已经对“十三五”做出了展望,即完成2亿千瓦,最终出台的“十三五”规划相信仍将基于这一数字。​
  问题是,2亿千瓦有多远?如果按照过去五年的增长速度,完成这个规划目标并不困难。根据李鹏介绍,2013年以前,中国风电装机年均增长量都相当大,但自2012年以后,由于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7500万千瓦,在庞大基数的前提下,其年均增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李鹏认为,规划目标的确定是很严肃的事情,但在当前条件下也是很没有底气的一件事。国家能源局从“十二五”开始,每个五年计划的倒数第二年都会分配、委托技术咨询机构开展风电消纳研究,通过摸清市场的消纳能力,结合当前政策体系,来决定风电的整体市场规模。“我们首先要研究清楚整个电力系统,市场到底有多大的消纳能力。考虑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边界条件,模型设定其实是有很大的差异,研究出的结果差别是很大的”。李鹏解释道,国家能源局只能根据最乐观的结果,去制定一个规划目标。实际上,在“十二五”以前,规划目标往往很快就被超出了,2007年能源局曾制定一个“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当时是计划到2010年风电达到500万千瓦,很多专家还提出来,说这个目标定得太高了,但是到2010年底就到了3000万(千瓦)”。​
  要完成2020年2亿千瓦的规划,相当于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每年的新增市场容量要有2000万千瓦,“即使再努力,这几年市场还是发挥了作用,每年增长就是在1500万千瓦左右,到底能不能实现每年2000万千瓦新增容量这个目标,其实心里是没有底的,但是能源局还是希望把它作为一个规划的最低目标推出去”,李鹏这样说道。​
​  目前,能源局的预测是,到2020年实现一个亿的市场增量,海上风电保守估计,希望能够贡献1000万千瓦左右的增量,中东部地区有希望达到3000万左右的市场增量,三北地区还是始终不能舍弃的一块,“因为这块资源太集中了”,另外,内蒙自治区的风能资源的技术开发量也有大概14亿千瓦,“所以你很难在整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把这块工作彻底抛开”。​
  “至少要从补充变成替代”​尽管理论上的资源条件优厚,中国风电的增长还是到了瓶颈阶段。​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十三五”期间的重要目标除了保证增长之外,还要力争让风电从现在的“补充能源”上升到“替代能源”的位置。比起装机容量的增长,风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增长更是缓慢。​
  李鹏的演讲中透露,今年上半年风能累计发电量为7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这个增速还是要远低于装机的增速,2014年整体来说情况比较不好,预计到年底,发电小时能达到1700亿小时,现在恐怕是1600亿,占比大概3%。​
  在火电占主导的中国能源系统中,新能源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尽管风电在2012年已经跃居全国第三大电源,新能源在全国能源供应系统中的作用一直受到质疑。李鹏坦言,虽然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长期受到政府支持和政策倾斜,尤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里,把风电提到国家长期战略的高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持,“比如我们在一些研讨会上,提到风电,各大电力和电网企业从来不会反对,反而是表达比较积极的支持,但实际工作中、政策落实上都能体现出这种能源形式不被看好”。​
  国家能源局希望在“十三五”期间,能让风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定位产生本质的变化。“过去,新能源被认为是补充能源,补充能源说白了就是可有可无的,我们需要风电至少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李鹏这样表示。​
  然而,从目前中国风电的实际情况来看,风电增长的根本阻碍并不全在产业政策环节,整个市场的消纳能力才是决定未来风电体量的关键所在。​
  中国风电的规划格局主要以几个千万千瓦级的大型风电基地为核心,这些风电基地是中国风力发电的主力,但大部分的风电基地位于偏僻、人口密集度低的地区,形成了非常不均衡的消纳市场,因此产生的送出成本和调度成本大大降低了风电的经济性。​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勃提到,目前,甘肃的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将近1200万千瓦,其中把甘肃当做一个国家,它的风电装机容量可以排到全世界第10名。然而,当地“风电加光伏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全省最小负荷,2014年年底将超过全省的最大负荷,这个时候市场空间不足的矛盾,将明显地显现”。​
  汪宁勃认为,消纳市场的限制将会是未来制约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消纳困难,部分传统的风电基地项目,比如吉林的一些项目,已被叫停,这其中不单只是能源局对这些地区项目在政策上的限制,更是消纳困难反映到市场上造成的开发商利润和收益下滑,造成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不足。​
  为什么制定规划目标那么难?根本原因就在于难以摸清消纳市场的规模,市场的消纳能力在目前的政策体系下直接决定风电的整体市场规模有多大。国家能源局尝试分配、委托技术咨询机构开展风电消纳研究,希望首先研究清楚整个电力系统、整个市场到底有多大的消纳能力。“考虑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间有个边界条件,模型设定其实是有很大的差异,研究出的结果差别是很大的,我们只能根据最乐观的结果,去制定一个规划目标。”李鹏这样解释。​
  “如果要深入地说,就牵涉到体制问题了。我们国家电力市场缺失。价格是定死的,没有弹性,反映不了需求。”汪宁勃表示,如果能建立市场机制,对风电的消纳有很大帮助,但目前来看基本不能实现,“你想想看,如果有了市场,哪里还需要人来批电价,改革到最后涉及的实际是这些问题”。​
  作为国家能源局官员,李鹏也坦言,目前的能源体制不能够满足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整个电力运行体制对于可再生能源——或者说不单只是对可再生能源,对于增强电网的灵活性这一点上,实际上是有阻碍的。因为在没有形成电力市场的条件下,所有的电源是不能够通过服务来赚钱的。不管是水电、火电,还是风电,都只有通过发电才能赚钱,如果因为没有服务市场就不发电,就不能以此赚钱,发电商就没有收益。所以在现在这种体制下面,一方面电网调节很难发挥,它的灵活性不够;另一方面,对《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也构成了相当大的阻碍,这是我们觉得现在面临的比较大的几个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提高三北地区本地消纳风电的比例能稍微缓和以上问题。2013年,风电发电量就占了蒙西电网发电量的13.4%,国家能源局对这个数字比较满意,更希望能用这个指标同样地衡量三北地区,加上三北地区向华东、华北、华中规划的特高压输电线路,风电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但这样一个系统能不能协调运行,风电最高能到什么比重,李鹏再次坦白,“我们心里没底”。​
​选自《南方能源观察》2015年1月刊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轻咖啡】想要洗肺级空气 电价就要涨涨涨!你会买账吗?
阅读下文 >> 华能曹培玺:华能发展要以清洁能源、特高压项目为重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2615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